标题:通用人工智能已在身边,为何感知不明显?
正文:
AGI(通用人工智能)并非3到5年后的未来,而是已经悄然存在于我们身边。这是一个递归发展的过程,其深度和范围不断扩大,但它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而非遥不可及的设想。当AI能够全面覆盖某一角色(如编程)所需的所有功能时,它实际上已达到了AGI的标准,因为任何角色都需要大量综合判断能力。
然而,为什么大多数人感知不到AGI的存在?这可能与历史上的“坦克困境”类似——新技术被误用或低估,导致人们得出错误结论。这种现象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阻碍技术落地。
从智能原生到无人公司
近期,《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中提到“智能原生企业”,这是一种技术和组织模式匹配的思维模式,旨在改造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然而,技术专家往往不懂组织运作,而组织专家又难以理解AI的快速发展,这种双向理解困难成为AGI落地的关键障碍。如何构建一套体系,将人类知识与局部AGI无缝衔接,是当前最大的挑战。最终目标是实现“无人公司”或AI的Level 5阶段。
一切皆可重建
AI的进化速度远超人类,快速重塑了完成目标的方式。以编程为例,传统软件开发需要多个角色协同完成,而在智能原生模式下,仅需通过自然语言与大模型编码助手交互即可高效完成任务。一位算法工程师曾感叹:“一天干出了过去团队几周的工作量。”
智能原生是以AI为主体、智能优先的价值创造体系。AI成为主要执行者,人则负责引导方向。随着智能水平提升,复杂的组织结构将被简化为智能体之间的协作关系,形成“递归式”的无人公司模式。
驾驭新范式,需要AI思维
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真正需要驾驭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价值创造模式。AI的发展让执行成本大幅降低,关键在于如何封装业务,找到AI的现实边界,并将其置于流变的模式中。从小视角看,这是工具的不断优化;从大视角看,则是从一开始就以智能原生方式处理业务。
AI思维是一种数字和智能空间优先的模式,强调虚拟先行、规模化试错,并以算力对冲不确定性。AI与人的角色边界也将被重新定义,最终迎来一个依赖倒置的世界:虚拟牵引物理。
反身性与热寂
如果每个公司都成为无人公司,经济世界将进入“智能高者胜”的竞争状态。但如果智能持平,信息差和能力也持平,反身性将导致系统进入“热寂”状态,既有体系崩塌,新的文明形态或将诞生。
小结
验证AGI的存在并不难,只需深入应用即可。真正的难题在于改变世界,否则AI的能力只能削足适履。要让AI发挥作用,必须重新定义角色与过程,并结合AI思维,才能释放其潜力。
.png)

-
2025-09-08 14:00:34
-
2025-09-08 13:59:39
-
2025-09-08 13: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