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模型,也是嵌入式的未来
英伟达近期提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结论:小型语言模型(SLM)才是智能体的未来。随后发布的Nemotron-Nano-9B-V2模型,在部分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这股“小模型”风潮也席卷了MCU和MPU领域。
SLM通常由大型语言模型(LLM)压缩而来,参数规模从几百万到几十亿不等,远小于LLM的数千亿甚至上万亿参数。压缩方法包括知识蒸馏、剪枝和量化,旨在缩小模型的同时保留性能。SLM更高效、紧凑,适合资源受限的边缘设备,如MCU和MPU。
目前,许多优秀的SLM已崭露头角,例如Meta的Llama3.2-1B、阿里巴巴的Qwen2.5-1.5B、微软的Phi-3.5-Mini-3.8B等。这些模型证明,大小并非决定性能的唯一因素。
然而,运行SLM不仅依赖算力。MCU需要配备神经处理单元(NPU)以加速Transformer运算,并具备高带宽、大容量内存和紧密耦合的系统架构。仅靠GOPS或TOPS衡量性能并不准确,因为数据传输效率同样关键。
Aizip与Renesas的合作是SLM应用的一个典型案例。他们在RZ/G2L和RZ/G3S主板上展示了超高效的SLM和AI代理,响应时间不到3秒。这些模型在边缘设备上运行,兼具隐私保护和成本优势。
与此同时,Alif Semiconductor发布了支持SLM的Ensemble E4/E6/E8系列MCU,搭载Arm Ethos-U85 NPU,能够高效执行基于Transformer的网络。测试显示,其SLM在生成文本时功耗仅为36mW,性能卓越。
SLM正成为嵌入式AI的未来。它们体积小但功能强大,为边缘设备赋予了智能化能力。意法半导体、英飞凌、恩智浦等厂商纷纷布局支持NPU的MCU产品,推动SLM在边缘AI领域的普及。随着技术进步,SLM将彻底改变MCU和MPU的格局,开启嵌入式智能的新时代。
.png)

-
2025-08-23 08:59:22
-
2025-08-23 08:59:00
-
2025-08-23 08: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