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亲手做了12个AI Agent,我并不看好2025年的智能体

正文:
很多人称“2025年是AI Agent元年”,但我花了一年时间开发了十几个Agent系统后,却对其前景持保留态度。这些系统覆盖了软件开发的多个环节,如代码生成、数据库迁移、CI/CD流水线等,确实能节省时间,但外界对AI Agent的期待忽略了几个关键现实。

一、三个残酷现实
1. 错误累积问题:在多步骤任务中,即使每步成功率高达95%,20步后整体成功率仅剩36%。而生产环境要求可靠性达到99.9%以上。
2. 成本爆炸问题:长对话导致token消耗呈二次方增长,例如100轮对话可能花费50-100美元,难以规模化。
3. 工具设计难题:AI需要合适的接口和反馈机制,但现有工具往往未针对AI优化,复杂流程中容易出错。

二、成功的Agent有何共同点?
我开发的可行Agent都有清晰边界和人工干预机制。例如,UI生成Agent负责将自然语言转为React组件,但最终审查由人完成;数据库Agent生成SQL,但数据完整性依赖人工确认。总结来说,AI处理复杂问题,人工掌控关键决策,传统工程保障稳定性。

三、我的预测
1. 宣称“全自动Agent”的初创公司将因经济瓶颈陷入困境,复杂流程从数学上难以支撑高可靠性。
2. 在现有企业软件中硬塞AI Agent的公司,用户接受度会停滞,因为它们无法深入集成真实工作流。
3. 胜出者将是打造特定领域工具的团队,这些工具用AI解决难点,同时严格限制边界,成为“能力超强的助手”。

四、如何正确构建AI Agent?
1. 明确界限:定义Agent的能力范围,哪些部分需交给人或确定性系统。
2. 设计容错:考虑AI出错的情况,设置回滚机制。
3. 解决经济问题:优先采用无状态设计,降低交互成本。
4. 可靠性优先:用户更信赖稳定工具,而非偶尔惊艳但不可靠的系统。
5. 打好基础:AI负责理解意图和内容生成,执行与错误处理仍依赖传统工程。

AI Agent革命终将到来,但它不会像2025年宣传得那样光鲜,而是通过脚踏实地的方式取得成功。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22514.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开源证券:AI Agent拐点已至 2B+2C星辰大海
2024-12-27 08:59:13
有生命的AI?AI Agent的应用可不只游戏NPC|对话超参数科技
2024-11-05 17:01:15
对话彩云科技CEO袁行远:10年AI狂飙,中国大模型发展不应只有OpenAI一条路
2024-11-17 08:50:29
谷歌正在研发用于软件开发的AI Agent
2025-05-13 14:54:24
对话Genspark、Lovart、Simular.AI创始人:OpenAI入场是大利好,ARR绝非唯一重要的事
2025-07-27 10:53:25
我们最终能用上Manus吗
2025-03-09 17:51:25
让老板们看看AI Agent到底该怎么用?
2024-12-11 16:32:00
4个专业Agent帮你出海,00后跨境做起婚庆,在阿里国际跑通全流程
2024-10-29 16:32:25
云计算一哥,刚刚重新定义了AI Agent的玩法
2025-07-17 16:24:56
东北证券:未来竞争核心将在于基于一体机载体的AI Agent应用能力
2025-02-27 08:12:13
判断AI生成内容的7个方法
2024-11-13 15:42:25
AI Agent 的“GPT时刻”,Manus炸醒整个AI 圈
2025-03-06 08:50:17
又一位90后AI公司创始人,站在风暴眼中
2025-03-07 10:20:18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