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当下的AI Agent,究竟能为我们做什么?

你或许已在工作中体验过AI助手的便利,也可能在新闻里见过Agent自动完成复杂任务的报道。Agent作为硅谷AI领域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各类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进我们的工作与生活。

然而,一系列关键问题亟待解答:当下的AI Agent究竟能为我们做什么,又存在哪些局限?当硅谷巨头纷纷布局,创业公司该如何突围?更重要的是,当AI从工具进化为“团队成员”,人机关系将如何重构,人类的独特价值又将体现在何处?

本期,《硅谷101》邀请到7位来自AI研发、商业分析、心理学等不同领域的嘉宾,由特约研究员Sophie带领大家从用户体验、技术挑战、商业逻辑和社会影响四个维度,展开一场关于AI Agent的深度对话。

以下是对话内容的精选:

一、用户视角:理想与现实之差

什么是Agent?从工具到伙伴

Sophie:首先,让我们从最基础的问题开始:到底什么是AI Agent?我们发现,不同人的理解还真不一样。我们先来听听一位典型极客的看法。

鸭哥是大型物流软件公司Samsara的AI应用科学家,也是活跃在开源社区的AI达人。在他看来,Agent需满足三个必要条件:具备工具使用能力、拥有自主决策能力、决策为多步、自我迭代的动态过程。

综上认为,满足“工具调用”“自主决策”和“多轮迭代”这三个条件以后,才能称为Agent。

Sophie:新琦对Agent的定义重点在于人与AI的合作关系。她认为,人Agent是真正的甲方与乙方关系,而非聘用合同工的关系。乙方作为端到端承接整条流程的系统,在关键节点主动介入、提供决策建议,在接收高层指令后自动执行,最终交付成品而非半成品。

用户视角下的惊喜与槽点

鸭哥告诉我们,他从上班写代码到下班带娃都离不开三类Agent的帮忙。教练型Agent如OpenAI的Deep Research、秘书型Agent如Manus、搭档型Agent如Cursor。

Sophie:CreateWise能根据用户对剪辑的选择,直接串联到“文案生成和宣发”模块,针对不同平台生成相应文案。此外,它还能依据视频尺寸比例等细节,生成可以直接发布的内容。

新琦则以她的亲身体会说明了Agent产品缺乏人情味的问题。例如,多人播客里的笑场或沉默,AI会误以为是无效信息去除。

二、搭建者回应:技术攻坚进行时,更是价值观

预期管理、指令遵循与人类暗信息

晓音认为,Agent的核心问题在于语言模型本身还不够智能,但更反映了工作方式的变革。她强调,需要积累用户反馈数据,才能帮Agent建立自身能力与用户预期比较的标尺。

俞舟从技术层面给出“如何让Agent更听话”的应对策略。她强调,Evaluation评测、Guardrail防护栏和Workflow工作流这三个关键词非常值得关注。

三、商业视角:初创企业竞争指南

打破SaaS壁垒:高质数据与客户关系

高宁认为,具备多模态、强理解与总结能力的Agent能产出新的数据,而这正为打破传统SaaS的既有格局提供了可能。新兴公司所实现的新数据,其来源已不完全掌握在传统SaaS公司手中。

建立护城河:用户默契培育

鸭哥提出“默契”这个有趣的护城河概念。他指出,用户与AI之间会逐渐形成一种“默契”,这种默契感会成为竞争的关键。

盈利逻辑:先谈效果,再谈成本

晓音的回答很有意思。她以结果为导向,认为用户对服务的预期核心在于“交付结果”。

四、哲学与未来:Agent时代的深层思考与展望

用户愿景:构建AI原生环境,解放人类双手

Kolento认为,未来的Agent应该在第一步就对齐你的价值观、记忆以及所有偏好,从而用户可以放手让AI在识别清楚意图之后完成所有任务。

人机协作:人类价值不可替代性

新琦认为,AI是她的一个合伙人,她需要它给她出力气。鸭哥则从人与AI的工作关系角度,提出了一个有启发性的观点。他认为,我们可以把AI想象成一个团队成员,而不仅仅是工具。

Agent时代:伦理治理与社会系统

Kolento认为,需要个人专属的大模型。晓音则从更宏观的社会学角度,思考了AI社会可能出现的新型关系。她认为,AI与AI Agent之间可能会存在利益不一致,就像人类一样。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20526.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没人知道AI Agent到底是什么?
2025-03-28 11:39:53
全品牌覆盖!比亚迪“AI 智能语音”正式接入DeepSeek满血版
2025-03-13 19:35:08
微软、苹果相继放弃OpenAI董事会席位,反垄断围剿下的“猫鼠”游戏正在上演
2024-07-15 16:16:26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