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I智能体上线,营销人下线? | AI无悖论
正文:
当智能体开始替代人类完成端到端的业务流程,一个根本性问题浮现:AI时代下,行业的运行规则是被彻底重构,还是被AI放大其原有本质?过去十年,以ROI为标准的流量算法让品牌建设趋于短视与程式化;如今,生成式AI不仅提升了内容生产力,还可能带来品牌思维范式的跃迁。实现AI原生的品牌管理,需要重构底层数据、改写工作流,并重新定义品牌的核心价值。
《虎嗅·AI无悖论》节目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王雅瑾与蓝色光标CEO潘飞探讨了AI对品牌营销的影响。他们讨论了AI能否重构品牌营销本质、企业如何搭建以AI为底座的品牌数据与认知体系,以及如何避免“工具幻觉”,迈向AI原生的品牌战略转型。
潘飞指出,AI在提高内容效率的同时,也能深刻洞察消费者需求,但高质量的内容和独特思考仍稀缺。王雅瑾强调,品牌应聚焦于核心价值,而非单纯依赖AI技术。主持人提问,品牌该如何传递AI化的信号?潘飞认为,企业应重视数据沉淀与私有化平台,而非盲目追求营销场景的AI化。
潘飞进一步提出,品牌需回归第一性原理,将AI作为辅助工具,而非灵魂。他强调智能体的价值在于智能化而非形式化,垂直场景的数据积累才是关键。王雅瑾则提醒,品牌应关注内容沉淀,而非单纯追逐技术。
关于AI营销闭环,潘飞认为智能体只是其中一环,真正的闭环源于高质量洞察、实时内容生成及精准匹配。ROI问题上,潘飞认为极致追求ROI削弱了营销价值,而AI有望从根本上改变营销逻辑。王雅瑾补充,品牌广告与强品牌建设不可混为一谈,后者更能为企业节省成本。
当前企业对AI的态度分化明显,多数企业停留在工具层面,少数企业开始系统性变革。潘飞指出,转型AI需高层的决心与试错能力,而行业标杆的出现将推动更多企业跟进。未来,AI对大企业的挑战更大,而初创公司可能更具灵活性。
.png)

-
2025-07-19 15:54:36
-
2025-07-19 15:54:26
-
2025-07-19 14: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