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圈近日弥漫着微妙气息,大模型的焦点悄然转向社交网络。海外方面,OpenAI被曝内部测试类X的社交功能,CEO Sam Altman也私下征求意见。国内Kimi则在小范围灰度测试内容社区。
与此同时,社交巨头已在悄然融合AI。腾讯AI助手“元宝”以“联系人”形式入驻微信,低成本覆盖数亿用户。这一趋势引发热议:是技术深化的必然,还是商业化压力下的回归?
OpenAI的社交探索尤为瞩目。据传其正在开发类似X的社交网络,已有内部原型支持图像分享与社交动态。Altman曾公开表示可能推出社交应用,这将加剧其与Meta等公司的竞争。OpenAI的AI图像生成功能已展现社交潜力,结合Sora模型的公共信息流,类似Instagram的平台似乎触手可及。
国内Kimi同样尝试社区化,其产品允许用户浏览、评论和分享与AI的对话记录,但暂未开放自由发帖。此举被视为应对市场竞争、提升用户粘性的策略。然而,依托微信等平台的“降维打击”让Kimi面临更大挑战。
AI公司对社交的兴趣不仅限于此。搜索引擎Perplexity收购职业社交平台Read.cv,试图强化社区属性。Digg创始人也重启项目,希望借助AI重塑社交体验。
AI转向社交的背后,数据获取是关键驱动力。现有巨头垄断数据资源,OpenAI等公司需自建“牧场”以获取训练素材。社交平台更是广告模式的理想载体,能有效提升用户粘性,并为AI技术提供落地场景。最终,这或许预示着广告仍是互联网行业的核心商业模式。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17448.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png)
换一换
被AI “霸凌”失去连接词自由后,我找到了AI 写作最大的秘密
2025-07-05 19:03:37
大模型再「战」高考:从一本直升 985
2025-06-27 09:05:45
OpenAI:智谱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进展,是大模型领域的新锐代表
2025-06-30 19:46:02
449 文章
62236 浏览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07-19 22:57:32
-
2025-07-19 21:58:20
-
2025-07-19 21: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