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成年人为何更容易“AI成瘾”?
人工智能无处不在,从搜索引擎到聊天机器人,我们的互动方式正从“提问”转向“对话”。AI看似亲密却疏离,它能提供情绪价值,却无法真正参与生活。许多人向AI倾诉、寻求建议,甚至将其当作陪伴,但这并非真正的社交。
心理学家对AI聊天机器人持谨慎态度,已有不少青少年因过度依赖AI而出现心理问题。然而,这一趋势并未局限于青少年。随着AI变得越来越智能和拟人化,成年人也逐渐对其产生依赖。
近期,OpenAI与MIT的一项研究表明,部分成年人对AI的依赖已达到病理级别,表现出典型成瘾症状:沉迷、戒断反应、失控及情绪波动。那么,谁更容易陷入“AI成瘾”?
研究招募了981名参与者,涵盖不同AI使用频率和社交活跃度人群,进行了为期4周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度用户孤独感更强,且对AI的情感依赖日益加深。此外,随意闲聊的用户更容易上瘾,而非专注于任务型对话的用户。
研究发现,孤独感强、社交焦虑的个体更易对AI动情。这些用户倾向于让AI扮演“恋人”或“心理医生”,并表现出强烈的情感投入。虽然大多数人能理性使用AI,但少数人却容易深陷其中。
语音模式的AI更具感染力,适度使用可缓解孤独感,但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上瘾。相比之下,文本模式更不易让人投入感情,孤独感和依赖感较低。
研究者呼吁AI公司注意“社会情感对齐”,即在满足用户情绪需求的同时避免过度拟人化,防止用户对AI产生不当依赖。这对AI的发展和人机关系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16384.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png)
换一换
工信部:加快推进5G-A、万兆光网规模商用
2024-10-12 21:42:40
荣耀AI搜索正式上线!一键总结归纳 下拉桌面即刻体验
2024-09-03 16:22:01
AI原住民:镜像世界中诞生的认知新物种
2025-03-27 17:58:52
442 文章
64559 浏览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07-18 23:46:25
-
2025-07-18 22:47:06
-
2025-07-18 22: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