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下一代AI Agent的新范式
近日,中国企业发布了全球首款通用型AI Agent——Manus AI,引发科技界广泛关注。与传统AI助手不同,Manus不仅生成文本或提供建议,还能独立思考、规划并执行复杂任务,实现“从指令到结果”的一站式服务。
在英伟达GTC大会上,黄仁勋将Agentic AI定义为人工智能技术演进的关键阶段,强调其核心是从“生成式AI的单次响应”升级为具备自主推理能力的智能体。围绕Manus、Deep Research等下一代Agent,腾讯研究院和腾讯学堂主办了一场圆桌讨论,深入解读产品创新和技术架构。
圆桌嘉宾包括DeepWisdom研究员洪思睿、腾讯专家工程师揭光发及腾讯青腾AI项目经理余一。主持人徐思彦博士为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AGI路线图》主理人。
聚焦Manus等产品创新、技术前沿和下一代Agent新范式,圆桌探讨了以下问题: 1. Manus的实际效果如何?产品设计如何评价? 2. 当前AI Agent展现能力的场景有哪些? 3. 技术上有哪些重大进展? 4. Manus等应用对AI Agent发展有何启示? 5. 如何看待Agent发展的“下半场”? 6. 未来AI Agent需强化哪些核心能力?
Manus被视为首个通用Agent,但其实质是功能丰富的基础智能助手。其最大亮点在于整合多种工具,覆盖广泛任务,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通用Agent。技术层面,Manus采用多Agent协同工作方式,但运作方式基本固定,未实现真正的自主调用。
技术瓶颈在于错误容忍度和记忆能力。Manus虽整合现有技术,但在产品体验上表现出色,用户能清晰看到AI任务的每一步进展。未来Agent需强化自我评估、跨环境能力及自主学习进化等核心能力。
圆桌嘉宾认为,AI发展带来了就业挑战,但用增量思维看待,新行业和工作机会将随之诞生。个人需转型为AI领导者,管理并验收AI工作成果。Agent需具备动态分配任务、自主学习进化及跨环境操作能力,以适应未来需求。
.png)

-
2025-07-20 23:09:27
-
2025-07-20 22:09:17
-
2025-07-20 2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