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8月21日,老牌药企石药集团(01093.HK)正通过AI技术和数字化转型迈向创新药企。公司与阿斯利康达成53.3亿美元战略合作协议,利用AI平台开发新型口服小分子药物。此外,石药集团已完成多项BD交易,包括与Madrigal签订的20.75亿美元授权协议。其智能制造灯塔工厂和AI自动化实验室大幅提升研发效率,新药发现时间缩短超30%。截至2024年,研发投入达51.91亿元,在研项目超200个,预计到2028年底将申报50余款新药或适应症。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八大技术平台,并探索源头创新及未满足临床需求的突破性疗法。
原文链接
标题:在30万亿细胞中造“纳米火箭”,85后化学博士猛攻癌症
赖才达,剂泰科技创始人,用8年时间将“制药界的SpaceX”从愿景变为现实。公司刚完成4亿元D轮融资,致力于用AI设计纳米材料载体,精准递送mRNA、抗体等药物到目标细胞,实现高效治疗。
故事始于2017年。赖才达在麻省理工博士毕...
原文链接
标题:AI能否引领制药行业的下一场革命?
从19世纪至今,人类平均寿命从30多岁跃升至70-80岁,这一奇迹背后的核心推动力是制药工业的崛起。现代药物研发始于偶然,却在科学与工业的结合中迅速成长。19世纪末,化学家为满足纺织业对染料的需求,尝试从煤焦油中提取人工色彩,意外开启了制药的大门。与此同...
原文链接
标题:抗癌药研发加速,AI和机器人助力突破效率瓶颈
正文:
人类与癌症、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的抗争从未停止,但新药研发的缓慢速度一直是阻碍突破的关键。如今,生成式AI和机器人技术正为这一领域注入新的动力。
2022年成立的C12公司,创始人陈志刚致力于打造一款针对实验室场景的通用机器人。这款机...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7日,谷歌旗下Isomorphic Labs即将启动由AI设计的新药人体试验,用于癌症治疗。该机构依托DeepMind的AlphaFold技术,可精准预测蛋白质结构并模拟分子相互作用,显著提升药物研发效率。Isomorphic Labs成立于2021年,已与诺华、礼来等制药巨头达成合作,并于2025年4月完成6亿美元首轮融资。其目标是通过整合AI专家和制药行业资深人士,打造“世界级药物设计引擎”,以更快、更低成本开发新药。Isomorphic聚焦癌症、免疫等领域,同时推进自有项目和外部合作。公司总裁Colin Murdoch表示,新技术有望显著提高药物研发成功率,未来或能实现一键生成药物设计方案。
原文链接
7月7日,Isomorphic Labs总裁Colin Murdoch透露,由谷歌DeepMind分拆的Isomorphic Labs即将进行AI设计药物的首次人体试验,该药物用于抗癌。公司利用AlphaFold技术预测蛋白质结构,并与诺华、礼来等制药巨头合作开发肿瘤学和免疫学领域的候选药物。AI技术的应用有望提高药物研发成功率,目前全球AI制药合作快速升温。例如,晶泰科技、阿斯利康等企业近期也展开多项基于AI的药物研发合作。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至少有14家AI公司获得跨国药企融资或合作支持,行业正从早期发现迈向深度融合阶段。
原文链接
2025年2月,Isomorphic Labs获6亿美元融资,由Thrive Capital领投,资金将用于开发下一代AI药物设计引擎。公司依托AlphaFold技术,与诺华、礼来等药企合作,加速药物研发进程。其AI引擎可高效筛选分子,显著缩短研发周期,并覆盖肿瘤学、免疫学等领域。此前,2024年发布的AlphaFold 3实现跨分子类型预测,精度大幅提升,为药物设计提供关键支撑。Isomorphic Labs致力于通过AI变革药物研发,推动生物医学领域发展,成为AI制药领域的前沿力量。
原文链接
AI制药行业正经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一方面顶级公司获高额融资,另一方面不少初创企业面临困境。药企更关注AI设计分子的效果而非来源,投资人也更看重实际成果。尽管如此,大模型浪潮下AI制药融资有所回暖,但中国公司融资额仅占全球8%。
头部企业如DeepMind、谷歌正加速布局,但国内AI制药企业多依赖开源工具,缺乏独特优势。成功案例如英矽智能,其AI驱动的药物已进入临床III期,但行业普遍仍处于“有平台但数据链条未打通”的阶段。
面对融资压力,企业需证明AI的实际价值,从单纯提供平台转向自研管线。同时,跨赛道变现成为趋势,如英矽智能拓展至新材料等领域。晶泰科技的成功上市也为行业提供了参考,但持续盈利仍是挑战。未来,AI制药需要更清晰的战略和更强的技术支撑,才能走出“死亡谷”。
原文链接
《科创板日报》6月4日报道,AI制药公司英矽智能研发的Rentosertib(ISM001-055)二期临床研究结果发表于《自然·医学》,成为全球进展最快的AI药物。该药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由Pharma.AI平台驱动研发。GENESIS-IPF研究显示,Rentosertib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60mg剂量组FVC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探索性分析支持其抗纤维化与抗炎作用。研究在中国22个中心完成,71例患者参与。英矽智能正与监管机构沟通,推动更大规模试验。相比传统研发,AI大幅缩短时间和降低成本。AI制药正加速落地,建议关注持续投入AI研发的制药公司如恒瑞医药、信立泰、药明康德等。
原文链接
5月22日,AI制药公司英矽智能CEO Alex Zhavoronkov表示,中美贸易战已影响生物技术领域,基本生命权利受到冲击。他担忧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称若无中国、印度等国协助,人类可能更早死亡。英矽智能总部位于香港,其AI药物研发平台已在18个月内成功发现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候选药物。公司自2018年起融资超4亿美元,估值四年增长近16倍。近期,美国商务部对生物技术设备和技术出口实施限制,并加征高额关税,旨在遏制中国生物公司发展。英矽智能计划通过港股IPO募资,用于临床研发、AI模型开发及实验室扩展,目标是推动AI药物商业化。Alex强调,公司正处于最佳状态,首批完全由AI研发的新药有望本世纪末面世。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