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标题:我在618主场,和3位顶尖技术博士聊了聊
正文:
How time flies!又到了一年一度的618。今年的618依然热闹,但有些东西变了——商品推荐更精准,物流更快,智能客服也越来越像真人了。技术不是“内卷”或“叙事”的工具,而是服务美好生活。
体验更好、出错更少的背后,是技术人的努力...
原文链接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文件支持深圳深化教育与产业融合。文件提出推动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结合,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科人才,探索‘小而精’高校模式。强调职业技能培训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鼓励外资设立培训机构,促进产业链与技能培训链对接,并实现高职与技工教育融通发展。同时,优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实施银龄教师计划。特别指出要探索AI时代个性化教学方式及人才培养新路径。
原文链接
5月21日消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宣布未来5年将再培养1000万AI人才。百度曾在2020年设下5年内培养500万AI人才的目标,现已提前完成,并推出“百度人才培养星河”计划,继续培养500万大模型人才。今年4月,百度开放21000个实习岗位,同时推出三大实习专项计划,让实习生参与核心产品创新并提供职业支持。李彦宏强调,百度的技术实力已在多个层面展现,包括芯片、数字人及模型层等,且在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他表示对团队充满信心,相信百度能够改变世界。
原文链接
4月21日,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学院致力于打造本硕博一体化AI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和算力平台,并与腾讯云共建产业学院。现有教研团队约80人,包括2位中科院院士、1位日本工程院院士及多位国家级人才。学院注重学科交叉与国际化,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人工智能学院已于2月13日成立,计划2025年9月招生。
原文链接
标题:香港AI战略升级:以全球AI交流枢纽应对算力与人才挑战
AI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跨越国界,需要更多的对话与合作。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上,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提出,香港将通过深化AI与各行业的融合,将其发展为核心产业,重点布局算力、算法、数据、资金和人才五大领域,打造全球AI交流枢...
原文链接
3月31日,南京大学与阿里云联合启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合作计划。双方将结合南京大学的人工智能学科优势与阿里云的技术实力,共同设计前沿且实用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并研发跨学科的大模型应用实践课程,推进南京大学“1+X+Y”课程体系建设。南京大学作为C9高校中首设人工智能学院的院校,致力于培养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阿里云“云工开物”计划将为南大师生提供免费云计算和AI算力资源,助力教学与科研。此外,双方还将举办学术交流等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原文链接
3月31日,南京大学与阿里云联合宣布启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合作计划。双方将结合阿里云的技术优势与南京大学的学科优势,共同开发前沿且实用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及跨学科大模型应用实践课程,推动南京大学“1+X+Y”三层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此计划旨在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AI人才,助力技术变革与学科融合发展。
原文链接
3月29日,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专场论坛——‘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发展论坛’在京举行。论坛由北京市科委、海淀区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聚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教育部司长周大旺提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转型需强化顶层设计;刘铁岩解析领军人才特质并介绍中关村实验项目;邵斌分享智创生态构想。论坛重磅推出北京少年人工智能学院(海淀)及‘智星行动’计划,同时成立多个联合实验室。嘉宾对话探讨教育变革与产学研融合,为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提供新思路。本次论坛为全球AI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原文链接
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人工智能主题日”专场论坛成功举办,宣布北京少年人工智能学院(海淀)正式成立。该学院在北京市教委指导下,由北京中关村学院联合海淀区教委共同推动设立,旨在通过让青少年提前接触项目、产业及科技前沿,构建跨学段、长链条的贯通式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人才。这一举措意在打造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新模式,推动教育创新与发展。
原文链接
3月21日,阿里云宣布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泰国数字经济促进局等10所高校及政府机构合作,推动AI人才培养。合作覆盖新加坡、泰国、中国香港等7个亚洲国家及地区。阿里云将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建Skills Center,提供大数据与AI培训;与泰国数字经济促进局合作推出泰语版云计算学习平台,并将其纳入认证体系。此外,阿里云推出“AI赋能ESG计划”,提升ESG报告效率。自去年5月起,阿里云已与全球110所高校合作,覆盖25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培训超53万人。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