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9月1日,上海举办‘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工作交流会’,正值《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及配套国家标准正式生效。会议由上海市委网信办指导,聚焦政策要求、技术路径与实践方法,搭建政企协同平台。此次探索为我国人工智能治理夯实基础,保障网络生态安全。未来,上海将深化‘政产学研用测’协同,在标识技术与应用场景上力争国际前列,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原文链接
9月1日,《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生效。快手宣布已上线AI内容标识功能,对AI生成内容添加“AI生成”显式标识,并嵌入文件元数据中的隐式标识。平台会对明确或疑似由AI生成的内容进行显著提示。该办法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制定,要求生成合成内容需通过显式和隐式两种标识形式呈现。显式标识包括文字、声音或图形提示,隐式标识则嵌入文件数据中。文本、音频、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需按要求标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恶意删除或篡改标识,也不得提供相关工具或服务。新规旨在规范AI内容标识,促进健康发展。
原文链接
9月1日,抖音发布《关于升级AI内容标识功能的公告》,宣布上线两项新功能以规范平台AI内容创作与传播。一是AI内容标识功能,帮助创作者为AI生成内容添加提示标识,方便用户识别;二是AI内容元数据标识读写功能,可识别并记录AI内容的元数据信息,用于内容溯源和技术支持。此次升级旨在提升内容透明度和用户信任度,进一步推动AI技术在平台上的规范化应用。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1日起,抖音升级AI内容标识功能以打击虚假信息传播。新规要求创作者为AI生成内容添加显式标识,并通过技术核验未标识内容,补充提示信息。此前,类似今年1月‘日喀则地震’的AI生成虚假图片曾引发广泛关注,警方对造谣者采取行政拘留措施。此次升级结合《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新增两项核心功能:一是AI内容提示标识,方便用户辨别;二是元数据标识读写功能,用于内容溯源。所有AI生成内容将同步更新隐式标识,便于技术溯源。新规今日起试行生效,旨在维护平台生态及用户权益,推动AIGC技术健康发展。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1日起,抖音升级AI内容标识功能并试行生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平台规则,抖音推出两项核心功能:AI内容标识和元数据标识读写功能,帮助用户辨别AI生成内容。创作者发布AI内容时需主动添加显式标识,未标识的内容将由平台检测并补充标记。同时,平台会为所有AI内容添加隐式标识,用于技术溯源。抖音强调,使用AIGC技术辅助创作不违规,但虚假、侵权内容将受处置。此次规则旨在维护用户权益,促进AIGC技术健康发展,并将持续优化更新。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起,多项新规正式施行,影响广泛。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强化防火阻燃、防篡改要求,并新增北斗定位功能,销售过渡期至11月30日。AI生成内容须添加显式或隐式标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同步实施。《住房租赁条例》禁止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并规范押金管理。农村公路建设将提升路网质量,鼓励以工代赈方式。此外,学前一年免保教费政策覆盖公办和部分民办幼儿园;个人消费贷款可享财政贴息,单笔5万元以上限额贴息。个人养老金新增3种领取情形,包括医疗负担过重等。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完善应急处置制度。同时,全面启用新版动物诊疗许可证,进一步规范兽医处方及用药行为。
原文链接
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广电总局联合印发《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旨在规范AI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保护各方权益,维护网络生态。办法明确了显式标识(如文字、图形提示)和隐式标识(如数字水印)两种形式,要求相关服务提供者在生成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时添加标识,并对传播平台提出核验和提示义务。此外,办法强调不得恶意篡改或隐藏标识,同时要求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审核AI生成服务的相关材料。此举将有助于推动AI产业健康发展,防范潜在风险。
原文链接
12月8日至11日,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海口举办了2024年第二次“标准周”活动。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王京涛强调,网安标委应加速推进《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等标准的研制与发布,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及自动驾驶相关网络安全标准的研究,确保新兴未来产业的安全发展。同时,网安标委还需推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边界确定方法、安全保护能力指标体系、数据分类分级保护要求等标准的制定,支持构建国家网络安全防御体系,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并提升我国网络安全国际影响力。
原文链接
12月12日,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2024年第二次“标准周”活动。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王京涛指出,需扎实做好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包括支撑国家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助力数据安全治理和监管、规范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安全发展以及提升我国网络安全国际影响力。特别强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等标准的研制发布。此前,网信办于9月发布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生成合成内容传播活动。
原文链接
【2024年】中国在AI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配套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这是全球首个针对AI生成内容标识的国家标准,旨在强化AI内容可信度与透明度。《意见稿》提出,AI生成合成内容应添加显式或隐式标识,以明确告知用户内容来源与性质,涵盖智能对话、文本生成、语音编辑、人物图像及视频处理等各类AI创作。此前,国内已有多项AI管理规范,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旨在促进AI健康应用与创新发展。国际层面,欧盟、英国、美国等国家也相继出台AI治理法案,强调平衡发展与风险,确保安全与公平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此次行动不仅体现了对AI技术的深入思考与监管力度的加强,也为全球AI治理提供了新的参考范例。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