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8月28日下午,深圳市海洋发展局联合招商局港口集团、中集海工智能创新中心等企业,在2025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暨产业博览会上,发布“AI+海洋”行业应用场景。此次发布涵盖60项场景清单,涉及海洋执法、深海资源开发、港口航运、海洋高端装备、智能船舶、水下机器人等细分领域,覆盖海洋业务、产业及公共服务三大类。活动聚焦AI技术赋能海洋经济,助力深圳打造智能化海洋产业生态。(财联社)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世界经济论坛官网报道了智能机器人的八大应用场景,展现其助力人类的多样化能力。庞贝古城中,机器狗“点点”执行巡逻任务,监测结构隐患并打击盗墓活动。哈佛大学研发的机械夹持器可变形抓取,为月球设备维修提供新方案。护理领域,苏格兰的机器人助手帮助特殊群体和照护者提升生活质量。工业场景中,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展示精准投掷工具的能力。救援方面,清华大学的微型机器人与麻省理工的“藤蔓机器人”成为灾害现场多面手。荷兰Sewer公司开发的管道机器人清理下水道堵塞问题。英国BladeBUG公司的六足机器人维护风电机组,节省成本。农业领域,SharpShooter机器人减少农药使用,草莓采摘机器人提升采收效率。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5日,据《科创板日报》报道,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同期举办博览会与大赛。北京市将发布机器人“双百工程”成果,多家企业创始人及高管将发表演讲,展馆汇聚200余家企业、1500余件展品,首发新品超100款,人形机器人整机参展数量创新高。此外,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至17日举行。傅利叶8月6日发布GR-3陪伴型机器人,智元机器人8月21日召开合作伙伴大会并发布新品。分析师认为,国产机器人产业正加速发展,物流、养老陪护等十大场景为关注重点,核心零部件供应链将率先受益。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6次报告,显示生成式AI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截至3月,已有346款生成式AI服务完成备案。DeepSeek上线不足20天,全球日活跃用户突破3000万,登顶140个国家及地区的应用市场。截至6月,80.9%的用户利用生成式AI回答问题。2024年我国AI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长率,技术在办公、教育、工业等领域深度融合,构建多场景智能生态。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1日,上海发布《关于强服务优环境 进一步打响‘投资上海’品牌的若干举措》,推出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并用好1000亿元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及产业链核心环节。措施还包括推动AI大模型、自动驾驶等重大应用场景优先向重点项目倾斜,提供一站式出海金融服务,优化跨境结算与融资服务。同时,将加强政策资源高效对接,提升招商引资服务水平,简化企业注册流程,优化投资项目审批,实施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打造市场化招商环境,吸引海内外企业投资落地上海。
原文链接
2025年6月25日,第三届AI大模型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技术鼎新,场景跃迁’。活动汇聚多位AI领域专家及企业领袖,探讨大模型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场景。现场将展出智身科技的四足机器狗、中科云创的MR+AI眼镜智能体以及科大讯飞的AI办公&学习设备等创新成果供参与者体验。论坛聚焦于推动大模型从基础应用向企业核心价值链渗透,并讨论如何加速AI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此外,活动还设有AI人才集市和技术展示区,旨在促进行业交流与合作。参会者可深入了解大模型技术前沿动态及实际落地案例,把握未来机遇。活动报名已开启,现场名额有限。
原文链接
6月16日,成都市首批智能机器人实景验证活动启动。10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携产品进入交通指挥、智慧教育、文旅服务、治安巡逻等五大真实场景。在泡桐树小学,“小吒”机器人提供安全指引;鼎桥通信的机器狗助力校园巡逻。锦里步行街,影目科技智能眼镜助游客翻译,星蓝星全息炫屏展示三国人物。武侯祠内,明途科技全息投影人与游客互动,科大讯飞AI透明屏提供翻译,人形机器人中心的机器人忙于导览。东御街,“通天晓”机器人执行交通指挥,机器狗及轮式机器人参与治安巡逻。成都市机器人产业协会秘书长称,成都开放场景支持机器人发展,欢迎全球企业参与验证。
原文链接
4月12日,MiniMax推出最新语音生成模型Speech-02,其升级版Speech-02-HD于5月15日登顶两大榜单,技术指标领先竞品。近期,多家AI语音创企获融资,如Cartesia获6400万美元融资,Hume AI获5000万美元融资,同时Amazon、Google等大厂也在布局相关技术。为评估当前AI语音在实际场景中的表现,测试选择了直播带货、语音陪伴、有声书三个场景,MiniMax、DubbingX等五款模型参与测试。结果显示,DubbingX在中文有声书场景中表现突出,尤其在复合情感表达上优于其他产品,而ElevenLabs和Sesame在英文场景中表现欠佳。尽管部分模型在情感传达上有所进步,但在复杂场景中仍需更多工程优化。AI语音在toB领域的应用已较广泛,但在toC场景中仍面临挑战,未来技术发展值得期待。
原文链接
4月12日,MiniMax推出最新语音生成模型Speech-02,5月15日其升级版Speech-02-HD登顶多个榜单。AI语音赛道火热,多家企业完成融资,如Cartesia获6400万美元融资,Hume AI获5000万美元融资,Google和Amazon也在布局相关技术。近期测试显示,AI在中文有声书配音中,DubbingX表现较优,能较好传达“愤怒”与“悲伤”情绪;但在英文有声书场景中,多数模型未达及格标准。直播带货场景中,AI情感表达合格但场景适配性差,而AI陪伴场景表现中规中矩。总体来看,AI语音在简单场景中表现尚可,复杂场景仍需改进。未来,toB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如AI助手和陪伴硬件,我们将持续关注其发展。
原文链接
2025年,机器人比赛中的简单任务揭示了具身智能技术的瓶颈。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ICRA WBCD上,多家企业的机器人展示了在物流、生物医疗等场景的应用,但距离“具身智能”仍有差距。例如,物流封装环节仍需人工完成,因商品多样性及封装工艺复杂性对机器人提出高要求。生物医疗场景中,自动化面临更高挑战,如试管操作需高精度协调控制。面向C端的机器人应用也在探索,但缺乏标准化训练数据。具身智能方案主要分为遥操作、灵巧手和自动模型三类,但均面临技术瓶颈。短期看,人机协作为主流,长期目标是自主智能。企业在技术与市场需求间寻求平衡,垂直场景商业化验证成竞争关键。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