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标题:凯叔讲故事推出AI玩具,探讨“陪伴”的真正含义
在众多“AI玩具”产品中,如何辨别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凯叔讲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
凯叔讲故事从创始人王凯每晚给孩子讲睡前故事起步,发展为一个拥有7800万儿童用户、销售超过1000万台硬件的知名品牌。其爆款IP如《口袋神探》《...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26日,AI玩具公司跃然创新发布全球首款端到端AI玩具——CocoMate奥特曼联名款,首发形象为迪迦和赛罗。这款产品基于AIGC技术,搭载4G SIM卡、3000mAh电池及NFC卡牌系统,支持语音唤醒与角色专属世界观互动。公司创始人李勇表示,IP授权与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产品面向3-8岁儿童,注重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此前,该公司首款AI玩具BubblePal销量超20万台,成为全球首个大规模商业化AI玩具。此次发布同时宣布完成2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等,资金将用于研发与市场拓展。未来,公司将布局儿童与成人两条产品线,进一步拓展AI玩具市场。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AI玩具公司跃然创新(Haivivi)宣布完成2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金资本、红杉中国等。该公司过去一年出货量超20万台,成为全球出货最多的AI玩具企业。创始人李勇透露,团队曾因资金问题险些清算,但在第一代产品BubblePal上市后销量爆发,成功扭转局面。BubblePal于2024年6月推出,支持角色扮演、多语言对话等功能,还原了多个经典IP角色。尽管市场质疑硬件壁垒和情绪价值,Haivivi坚持打造有生命感的AI玩具,并即将推出第二代产品CocoMate系列,采用端到端语音模型和可拆卸设计。李勇认为,AI玩具的核心在于提供情绪价值,未来端侧AI技术突破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
原文链接
2025年,AI玩具市场百花齐放,新兴公司与传统厂商争相布局。北京国际潮流玩具展上,萌友智能的Ropet和珞博智能的Fuzozo等产品引发关注,分别瞄准25-40岁和18-30岁女性用户,定价在2000元和400元左右。日本市场验证了AI宠物需求,LOVOT和Moflin等产品以萌感吸引特定群体。儿童市场同样火热,实丰文化、FoloToy等推出搭载AI功能的玩具,销量突破数十万台。心理疗愈成为新方向,如“超级球球”专注情绪陪伴。谁能率先实现10万台规模,将成为行业爆款,迎接泡泡玛特等大厂入局的挑战。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AI玩具市场持续升温,成为科技巨头与创业者竞逐的新风口。OpenAI与美泰合作,马斯克推出AI伴侣,字节火山引擎发布“喵伴”开发套件,百度智能云推出“AI魔法星”。深圳、东莞等地的传统玩具工厂加速转型,2024年初AI早教玩具销量环比增长6倍。大厂高管纷纷辞职创业,阿里、美团等背景的团队崭露头角,行业融资数量和金额大幅增长。当前市场仍处早期教育阶段,产品形态多样,从毛绒玩具到机器人不等,售价普遍高于传统玩具数倍。中国凭借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技术应用场景,被认为最有可能诞生首个爆款AI玩具品牌。
原文链接
2025年,AI潮玩和玩具市场持续升温。上半年推出的AI潮玩Fuzozo芙崽由珞博智能打造,按性格分为5种颜色,需订阅付费互动。优必选推出AI宠物“萌UU”,年卡99元。儿童向AI玩具形态多元,售价300-500元,主打陪伴与教育。研究预测到2030年,全球“AI+传统玩具”和“AI+潮玩”产值将达约5000亿元。资本热情高涨,2024年至今已发生近30起投融资事件,涉及IDG、高瓴等机构。广东玩具产业加速布局AI,预计新增超1000亿元产值。奥飞娱乐基于IP推出AI玩具,如喜羊羊超能铃铛娃娃,年销量达120万件。隐私安全问题引发关注,专家呼吁加强数据加密。产品同质化严重,用户体验需优化,核心技术多依赖外部模型,成本被压至低价。订阅模式考验长期吸引力。
原文链接
标题:AI+潮玩,能跑出下一个Labubu吗?
AI玩具与传统潮玩正走向不同赛道。一边是泡泡玛特持续孵化IP,另一边则是创业公司借助AI技术实现快速突破。AI玩具门槛低,依托华强北等供应链,结合大模型技术,吸引大量创业者。如跃然创新、奇点灵智、珞博智能等公司纷纷入场,2024年已有27家AI玩具公司获融资,IDG、红杉等资本积极布局。
目前AI玩具形态多样,包括带AI机芯的毛绒公仔、可动人偶和提供AI模块的“外挂”产品。其中,Mochi凭借情感陪伴定位受到关注,其外观设计和交互体验备受重视。然而,市场仍面临挑战,如用户使用周期短、订阅费用高、IP设计薄弱等问题。
尽管AI玩具行业处于上升期,但泡泡玛特仍保持克制,认为潮玩的核心在于情绪价值而非功能属性。AI玩具创业者需在技术和IP之间找到平衡,同时与供应链赛跑,抢占市场先机。
原文链接
近日,AI玩具领域迎来新进展。OpenAI与玩具巨头美泰合作,计划推出首款AI玩具产品。字节跳动火山引擎也在原动力大会上展示了多项AI玩具成果,包括与中科蓝讯、实丰文化的合作项目。数据显示,接入豆包的大模型AIoT产品出货量已超100万台,预计年底将突破1000万台。AI玩具正从静态展示向动态交互转型,赋予玩具情感陪伴和教育功能,市场潜力巨大。全球AI玩具市场快速增长,如BubblePal首月GMV超400万,Tesla Bot Action Figure更是迅速售罄。浙商证券预计,AI玩具将成为玩具行业重要催化剂,2030年国内市场有望达850亿元。
原文链接
AI玩具产业链正快速发展,2023年全球AI智能玩具市场规模达132.5亿美元,渗透率为12%,预计2028年将增至253.5亿美元,CAGR达15%。国内玩具市场分散,乐高、泡泡玛特等品牌占据主导,但缺乏国际影响力。AI玩具价格区间大,基础款约300元,高端款超万元。企业通过卖产品、功能订阅、周边等方式盈利,同时面向B端提供AI机芯和技术方案。消费群体中,Z世代注重体验与个性化,银发一代需求未充分挖掘。未来挑战包括技术高门槛和渠道壁垒,但AI玩具将向情感交互载体演进,形成价值升级体系。
原文链接
过去一年,AI玩具创业热潮兴起,许多互联网从业者投身这一领域,期望借助AI技术打造情感互动的智能玩具。然而,尽管多家大厂和初创公司涌入,真正推出可市场化产品的团队寥寥无几。产品存在的问题包括交互复杂、语音效果不佳、频繁断网等,导致用户反馈欠佳,退货率可能高达30%以上。与此同时,低成本的AI技术方案让‘华强北’模式迅速占领市场,挤压了创业公司的利润空间。业内人士认为,AI玩具的核心竞争力应转向情感互动而非单纯技术展示。当前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如何结合IP文化和玩法创新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