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财联社7月1日电,中信建投发布研报指出,小米最新发布的AI眼镜作为其随身AI接口,支持口令、多模态交互及扫码支付等功能,被视为未来重要的端侧AI产品。研报建议持续关注智能眼镜供应链的发展潜力,凸显该领域在人工智能应用中的重要性。
原文链接
5月26日,中信建投研报指出,近期国内外大厂纷纷推出或更新Agent产品。海外方面,微软通过本地与云端协同构建Agent网络;谷歌推出面向消费者及第三方的Agent 3P战略;Athropic发布Claude 4模型助力Agent构建。国内厂商同样积极布局,金蝶国际升级苍穹Agent平台2.0并推出五大智能体;昆仑万维借助天工超级智能体提升办公效率。随着Agent产品加速落地,AI产业趋势向好,商业化进程有望提速。投资建议显示,具备数据、客户、场景优势的软件企业将受益于AI产品带来的ARPU值增长和项目单价提升,同时模型私有化需求的增长利好一体机、超融合及B端服务外包企业。
原文链接
5月21日,中信建投研报指出,随着AI Agent快速发展,AI产业链呈现持续向上的趋势。报告强调,AI模型和技术不断升级,利好具备数据、客户和场景优势的软件企业,其AI产品或将提升公司ARPU值和项目单价,建议关注ERP和政府领域的订单和产品落地情况。同时,模型私有化需求的增长将推动一体机、超融合及B端服务外包企业发展。推荐关注服务器、一体机、超融合等相关标的,以及金融、政府、能源等领域对软件定制需求较高的行业,算力租赁和IDC相关标的同样值得关注。
原文链接
4月21日,中信建投研报指出,人形机器人在某赛事后引发“翻车”还是“行业进步”的讨论。中信建投认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化仍处初期阶段,现场问题将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作为具身智能最佳载体,人形机器人成为中美AI科技竞争焦点,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建议关注‘AI+机器人’领域,不必局限于人形设计,例如外骨骼机器人、灵巧手及传感器等方向商业化进程更快,其发展不受限于人形机器人放量,且有望持续获得数据验证。
原文链接
3月10日,中信建投研报指出,A股市场活跃及ETF规模扩大,互联网金融科技企业业绩增长预期增强。Manus在股票分析和智能投顾领域取得积极进展,有望推动AI战略布局,重塑证券行业定价逻辑、服务模式及风险管理,加速AI赋能降本增效。这为企业带来新增长空间,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建议关注互联网金融科技板块。
原文链接
《科创板日报》11日,中信建投指出,DeepSeek低成本、开源和强大推理能力有望促进国内AI应用及端侧AI加速。短期内,若基本面未验证,DeepSeek流量或成关键跟踪指标。中期看,若端侧AI、新应用产品流量激增,企业利润率改善,且国内AI投入增加,AI行情可能类似智能手机和电动车的产业转变。
原文链接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大语言模型正进入深度推理阶段,预示着通用人工智能和AI应用即将迎来爆发。报告从技术、应用、能源三方面展望了2025年的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关键技术包括推理计算、合成数据、缩放法则等;应用层面涉及自动驾驶、AI+行业等;能源方面则关注支持AI发展的需求。此报告揭示了未来几年内人工智能领域的多个重要发展方向。(财联社1月29日)
原文链接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2024年苹果将迎来“创新之年”,Vision Pro发货和AI系统发布是重要标志。尽管2024年的创新主要集中在软件迭代,硬件迭代带来的设备需求有限,但AI系统及MR新系列为未来创新奠定基础。预计2025年及以后,随着硬件模块迭代加快和产线自动化改造推进,3C设备需求有望进入上行周期。
原文链接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A股市场底部近几个月持续上移。年底资金结算和获利了结导致市场交易清淡,但新年伊始后会逐渐恢复活跃,春节后流动性将进一步改善。预计市场在年初将延续中枢震荡上行趋势。建议关注潜在政策受益方向,AI+是中期产业主线。【财联社1月2日电】
原文链接
在“'In AI·无限未来'创新大会”上,中信建投证券人工智能行业首席分析师于芳博探讨了AI产业链的投资策略。他表示,全球产业趋势的核心在于算力,而在国内,关注B端应用将成为关键。大模型技术正步入第二阶段,即让AI具备使用工具的能力,如通过AI预定外卖服务。于芳博指出,随着大模型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