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10月18日,德意志银行报告显示,ChatGPT每周活跃用户达8亿,但仅5%为付费订阅用户。尽管ChatGPT在欧洲的订阅收入已超迪士尼Plus,并可能在2027年和2028年分别赶超Spotify与Netflix,但自5月以来其欧洲收入增长停滞,面临用户拓展瓶颈。OpenAI计划投入超1万亿美元于AI基础设施,但收入来源有限,主要依赖ChatGPT订阅。为应对收入压力,OpenAI尝试广告、Sora应用及硬件开发等新变现方式,但能否弥补巨额开支仍是未知数。OpenAI首席执行官表示,公司目前不以盈利为首要目标。
原文链接
财联社10月17日电,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2%和9%。其中,集成电路制造、机器人制造、无人机制造等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速显著,分别达17%、21.7%和69.8%。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表现亮眼,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2%,较2024年增速提升4.1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收入增长11.8%。这表明我国新兴产业持续壮大,“人工智能+”行动加速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
原文链接
9月23日,咨询公司贝恩发布年度《全球技术报告》指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公司每年需实现2万亿美元收入才能满足需求,但预计实际收入将存在8000亿美元缺口。贝恩质疑AI行业的商业模式,认为类似ChatGPT的服务商业化进展远不及数据中心及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报告还提到,AI普及推动计算能力和能源需求激增,但企业从AI获取额外收入的能力未能同步提升。贝恩预计,到2030年全球AI计算需求或达200吉瓦,其中美国占一半。此外,微软、亚马逊、Meta等科技巨头计划在未来十年将AI领域年度总投入增至超5000亿美元。未来三至五年内,AI公司可能将10%的技术支出用于开发核心能力,如自主智能代理。
原文链接
2025年上半年,移动端AI产品IAP收入环比增长100%,ChatBot占据全球收入Top10。除ChatBot外,营养与饮食、宗教与灵性、语言学习等多品类因AI功能实现显著增长。营养与饮食品类中,高中生开发的Cal.ai月流水近300万美元,登顶赛道榜首,主要得益于AI拍照估算卡路里功能。宗教与灵性领域,“圣经+AI对话”产品Bible Chat半年内DAU达13.2万,流水95.1万美元,排名第二,并登上美国iOS下载榜Top10。语言学习赛道中,AI口语陪练成标配,但竞争回归课程设计,Speak通过新增课程和复习功能提升表现。整体来看,AI正深度改变多个应用领域,商业化潜力显现。
原文链接
9月16日,科大讯飞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其智能硬件收入不包含学习机,但凭借讯飞星火大模型能力的提升,自有产品如翻译机、录音笔和办公本等,能更专业、安全地满足用户真实场景需求。公司全年智能硬件收入预计稳中有增,尤其是海外C端硬件展现出良好增长态势。
原文链接
财联社9月13日电,OpenAI计划将其与微软的收入分成比例降至8%,这一调整预计将为OpenAI带来500亿美元的额外收益。此举显示出OpenAI在优化盈利模式方面的战略调整,同时也可能影响其与主要合作伙伴之间的长期利益分配格局。相关计划正受到科技行业密切关注。
原文链接
财联社9月6日电,OpenAI预计2030年收入将比此前预测高出约15%,今年总营收有望达到130亿美元,其中ChatGPT贡献近100亿美元。同时,公司预计今年支出将超80亿美元,较此前预测增加约15亿美元。这一数据凸显了OpenAI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增长及高额投入。
原文链接
8月30日,多家港股上市企业半年报显示AI相关收入显著增长。阿里巴巴阿里云外部商业化收入同比增长26%,AI收入占比超20%;商汤科技生成式AI收入增幅73%,占总收入77%;云知声大模型收入飙涨457%至近1亿元;百望股份AI业务收入达6086万元,占比17.5%。业内人士指出,人工智能正从概念炒作转向商业价值实现,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行业提供政策支撑。目标到2027年,AI与六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尽管AI应用加速落地,但整体仍处初期阶段,盈利模式依赖传统业务输血,技术赋能产业仍有提升空间。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29日,阿里巴巴发布财报显示,截至6月30日止季度,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达334亿元人民币(约46.62亿美元),同比增长26%。该季度整体收入(不包括阿里巴巴并表业务)也实现26%的同比增长,增长主要由公共云业务推动,尤其是AI相关产品采用量的提升。这一强劲表现凸显了阿里云在云计算领域的持续竞争力和市场需求的增长。
原文链接
8月27日,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表乐观预测,称未来智能人形机器人的数量将远超人类,并实现‘全民高收入’(UHI)。他提到,到2030年,所有工作岗位可能被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取代,每年机器人产量或达3.2亿台。特斯拉正推进其人形机器人Optimus项目,预计今年迎来首批‘军团’,明年计划生产约5万台。马斯克表示,机器人普及后将为人类提供最佳医疗、食物、住房及交通等福利,实现可持续富足。这一愿景与他在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到的《总体规划第四部分》内容相呼应。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