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10月20日,美国怀恩多特县45岁女子塔米·卡维使用ChatGPT推荐的号码购买Powerball彩票,中得10万美元奖金。她匹配了4个白球和1个Powerball号码,并因选择“Power Play”翻倍选项使奖金从5万美元增至10万美元。卡维称自己仅在头奖超10亿美元时购彩,此次尝试AI选号后意外中奖,计划用奖金还房贷并将余款存入银行。密歇根州彩票机构提醒公众,彩票结果完全随机,AI无法预测中奖号码,呼吁理性购彩。此前,弗吉尼亚州一位女士也曾通过ChatGPT中得15万美元奖金并全数捐给慈善机构。
原文链接
2025年10月,‘死亡互联网理论’在硅谷引发热议。Reddit联合创始人Alexis Ohanian指出,当前互联网正被AI生成内容淹没,失去真实的生命力。数据显示,自动化流量已占整体应用流量的31%,其中恶意‘坏机器人’占比达37%。2024年11月,AI生成文章数量首次超过人类撰写文章。牛津大学研究警告,AI递归训练可能导致‘模型崩溃’,影响内容多样性与质量。Google CEO Sundar Pichai和英伟达CEO黄仁勋均强调AI与人类内容协同的重要性。针对AI生成内容的监管也在加强,美国出台《TAKE IT DOWN法案》,欧盟《AI法案》要求合成内容必须标识。专家呼吁通过技术手段区分AI与人类内容,以维护互联网的真实性与信任。
原文链接
10月16日,Reddit联合创始人亚历克西斯・奥哈尼安在TBPN节目中表示,当前互联网‘大部分已死’,因AI生成内容泛滥,尤其是‘领英垃圾内容’和机器人活动超过人类活动。他提到‘死互联网理论’,并强调下一代社交媒体需为‘可验证的人类平台’,重视实时互动。OpenAI CEO奥尔特曼也承认大语言模型操控的推特账号增多。此外,尽管群聊成为信息交流的黄金标准,但AI生成消息正渗透其中。Graphite报告显示,超50%的互联网内容现由AI生成。奥哈尼安呼吁创新迭代以恢复互联网活力。
原文链接
据IT之家10月15日报道,SEO公司Graphite最新研究显示,截至2025年5月,超50%的互联网内容由AI生成。报告分析了2020年1月至2025年5月间的65000篇英文文章,使用AI检测工具Surfer判定内容来源。结果显示,自ChatGPT发布后,AI生成内容迅速增长,2024年占比超40%,并在同年11月达到峰值,随后趋于稳定。研究人员指出,人类创作内容比例可能被低估,因部分网页未被统计。此外,AI检测工具存在误差,4.2%的人类文章被误判为AI生成。专家认为,AI与人类创作正形成共生关系,而非对立。
原文链接
10月13日,埃隆·马斯克宣布其xAI公司开发的聊天机器人Grok将新增检测AI生成视频的能力。该功能可分析视频比特流中的AI特征,并通过互联网追溯来源,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伪造视频威胁。马斯克指出,这一技术能识别压缩异常或生成模式不一致等细微痕迹,并结合元数据和网络足迹验证真实性。近日,X平台用户表达了对AI生成虚假视频泛滥的担忧,Grok的新功能或将缓解这一问题。自2023年发布以来,Grok已在与OpenAI和谷歌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并逐步整合到社交媒体平台X中,未来还将取代现有推荐算法。此外,马斯克计划将其扩展为维基百科替代品“Grokipedia”的核心工具。
原文链接
标题:全网最后一批躺赚博主,也被AI挤兑失业了
正文:
在AI制造的虚幻场景中寻求安慰,只是治标不治本。视频播放结束后,现实中的困境依然存在,我们消耗了时间,却未获得真正的休息,反而更加疲惫。然而,“解压”的刚需仍在。面对真实的焦虑,投入虚拟世界似乎成了高性价比的选择,“反正工作已经一团糟,不如...
原文链接
10月4日,OpenAI发布Sora 2.0视频生成模型后,因用户利用其生成知名IP内容引发版权争议。面对好莱坞经纪公司、迪士尼等版权方的联合施压,OpenAI迅速调整政策,放弃‘选择退出’机制,转而采用‘主动同意’模式,并引入IP分成收益机制。这一转变旨在将法律对抗转为商业合作,但其能否彻底解决AI版权问题仍存疑。生成式AI在训练数据和输出内容上均面临侵权风险,而Sora的新方案虽具创新性,却未能根本解决训练数据合法性争议。此事件揭示了AI技术变革带来的利益分配矛盾,未来需完善法律框架与商业模式以实现多方共赢。
原文链接
2025年10月,泰勒·斯威夫特因宣传新专辑《The Life of a Showgirl》与Google合作的AI生成视频引发争议。粉丝发现视频中出现诡异画面,如两个头的旋转木马、模糊的摩天轮等,疑似使用Google Veo 3 AI技术制作。霉霉曾公开谴责AI滥用,尤其是2024年初她成为AI生成色情内容和虚假信息的受害者后,更强调对AI的恐惧。然而此次事件被指与其立场相悖,粉丝愤怒指责其团队背离‘真实创作’的承诺,并在社交媒体发起#SwiftiesAgainstAI话题抗议。事件凸显了AI技术在艺术领域的伦理争议及创作者与工业化流程的矛盾。
原文链接
9月30日,OpenAI发布视频生成模型Sora 2及配套应用,迅速登顶美国App Store榜首。新功能“客串”让用户可生成包含真实人物的创意短视频,CEO奥特曼形象被网友“玩坏”,甚至出现猪猪侠驾驶小米YU7等搞笑场景。然而,大量使用知名IP和真人影像的内容引发版权争议。律师警告,未经授权生成包含受版权保护角色或他人肖像的视频可能构成侵权,平台“选择退出”机制亦存法律风险。OpenAI需平衡创新与合规,避免陷入版权纠纷。
原文链接
2025年10月1日,OpenAI突然发布Sora 2及依托其打造的“AI版抖音”短视频平台。Sora 2是一款音视频同步生成模型,能够生成逼真的AI视频,遵循物理定律且可控性更强,支持多种风格与复杂场景生成。其iOS应用“Sora”率先在北美地区推出,用户可创作AI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并通过“客串”功能将现实人物植入虚拟环境。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对自己的肖像拥有完全控制权,可授权或删除相关内容。此外,Sora 2 Pro为ChatGPT Pro用户提供更高画质体验,未来还将发布API。有网友对比Sora 2与快手旗下可灵2.5 Turbo,显示两者效果差异明显。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