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7月4日,云从科技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尽管2024年“人机协同操作系统”收入同比下降55.86%,但公司正聚焦“小而美”应用需求,推动产品迭代与行业拓展。董事长周曦表示,一体机产品凭借自主研发和效率提升优势,规模化销量逐步打开,渠道网络建设按计划推进。公司主营业务中,泛AI领域收入达1.48亿元,同比增长136.10%。未来,云从科技将以智慧治理、金融、出行等五大板块为重点,优化现金流与成本结构,力争2025年营收较2024年增长不低于25%,并持续探索新增长点。
原文链接
2024年,被称为“AI四小龙”之一的云从科技交出一份惨淡的年报,营收3.98亿元,同比下降36.69%;归母净亏损6.96亿元,同比扩大8.12%。自2016年起,云从科技已连续八年亏损,累计亏损近46亿元。其营收和利润均未达预期,远低于此前设定的2022-2025年增长目标。业务方面,智慧治理、智慧金融等传统业务收入大幅下滑,而泛AI领域收入虽增长136.10%,但仍无法弥补整体颓势。为应对困境,云从科技大幅裁员43.4%,研发人员锐减51%,仅剩228人,同时研发费用下降18.27%。然而,裁员并未显著提升效率,公司现金流紧张,仅剩8.38亿元,可能支撑不到两年。此外,股东接连减持,股价从2023年高位44.17元跌至最低7.25元,目前徘徊在13.66元。面对依图科技、商汤、旷视等强劲对手以及新兴企业的崛起,云从科技面临巨大生存压力。
原文链接
5月12日,佳都科技(600728.SH)再次公告减持云从科技(688327.SH)股权,这是自去年5月30日以来的第四次减持。截至目前,佳都科技已累计减持云从科技约3918.43万股,仅今年就减持1168.01万股,交易金额达1.78亿元,对净利润影响3086.35万元,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归母净利润的26.87%。此次减持旨在锁定投资收益,且不影响与云从科技的合作。云从科技作为AI“四小龙”之一,自上市以来因行业竞争激烈长期未盈利,股价自高位回落明显,当前仍在努力通过与华为合作及技术迭代寻求突破。
原文链接
云从科技,被称为中国“AI四小龙”之一,近日披露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同比下滑36.69%至3.98亿元,亏损扩大至6.96亿元,连续8年亏损累计超45.8亿元。业绩下滑主要因公司调整产品和客户结构,但未能及时转向大模型研发,错失生成式AI机遇,被百度、阿里等巨头抢占市场。2024年毛利率仅为35.81%,远低于同行商汤科技的42.9%。现金流连续四年为负,截至2024年底仅剩8.38亿元,若亏损持续,资金链或两年内断裂。同时,公司大规模裁员43%,研发人员锐减51%,核心技术人员流失。云从科技需在年内实现业务突破以缓解危机,否则可能需进一步裁员、资产出售或引入投资。类似困境也困扰着商汤、旷视、依图等AI企业。当前AI产业正经历资本转向和技术迭代的关键期,缺乏持续造血能力的企业或将被淘汰。
原文链接
云从科技,曾被誉为‘AI四小龙’之一,2024年财报显示营收3.98亿元,同比下降36.69%,连续8年亏损,累计亏损超45.79亿元。董事长年薪降至191.49万元,同比减少7.46万元。年内员工总数锐减43.44%,研发人员减幅达51.18%。核心技术团队流失严重,仅剩2位核心技术人员。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致订单减少,但成本削减效果有限。此外,两大主要股东相继减持股份,进一步反映资本市场对其信心不足。云从科技面临后起AI企业和传统巨头的双重压力,在竞争加剧、模型价格下降的市场环境下,未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原文链接
云从科技在12月11日的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其标准化产品如训推一体机已在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并于12月6日实现相关收入。此外,云从科技中标了中移互联网2024年AI智能体平台项目,提供大模型训推一体化平台等前沿技术。董事长周曦表示,大模型技术已进入大规模产业化前的重要阶段,预计未来几年全球企业对生成式AI的投资将达1430亿美元。云从科技正致力于行业模型研发及算力储备,力求提升毛利率至50%-60%,并优化成本结构和供应链管理以减少亏损。然而,公司在新产品推广和客户拓展初期面临毛利率较低和流动性风险等问题。
原文链接
【云从科技终止18亿定增计划,人工智能热潮理性回归】
8月6日晚间,云从科技宣布终止其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并撤回相关申请文件。公司表示,鉴于当前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及综合考量自身实际情况和战略规划,经过审慎分析,决定终止定增计划。云从科技强调,此次决策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营,不会损害全体...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