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10月,自动驾驶行业加速迈向3.0时代。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已通过证监会备案,准备赴港股融资。技术端革新成为核心,自动驾驶专利数量激增,技术路径分为纯视觉方案与激光雷达融合方案,并依托AI大模型提升迭代效率。商业化方面,蘑菇车联等企业通过多场景落地(如新加坡自动驾驶巴士试点)及复用互联网经验,推动普及。未来,共享出行成本降低或削弱私家车需求,车载空间成新流量蓝海,无人货运则有望拉动新基建发展。科技驱动下,自动驾驶将深刻改变社会生产与消费模式。
原文链接
标题:美的、长江商学院、CCV专家领衔评审:谁在用AI帮客户多卖一单?
过去一年,AI行业的热度未减,但风向已变。全球AI投资总额攀升,项目数量却下降。资本从“撒网”转向“押准”,用户从“尝鲜”到关注回报率(ROI)。业界共识已经形成:AI不再是技术竞赛,而是一场ROI的较量。
为聚焦AI落地价...
原文链接
10月9日,360创始人周鸿祎表示,推理算力是未来十年AI产业的核心。他比喻称,训练如读清华积累知识,推理则是解决实际问题。行业过去重训练轻推理,但ChatGPT、医疗、工业等场景的推理需求可能暴增万倍。训练需高成本暴力计算,推理则追求快、省、稳,适配终端设备。OpenAI与AMD合作研发推理芯片MI450,因其在推理场景更高效。周鸿祎认为,推理芯片门槛较低,是中国弯道超车的机会,抓住推理算力才能让AI从知识积累迈向产业价值释放。
原文链接
标题:AI Agent落地的教训与启发
正文:
过去一年,我全身心投入AI Agent的研发与落地,踩过无数坑,熬过无数夜。从炫酷的Demo到真正能在业务中稳定运行、创造价值的Agent,中间需要无数次产品、技术和成本的权衡。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几点总结,希望能为同样奋战在AI一线的你提供启发。 ...
原文链接
9月26日,2025人工智能计算大会(AICC 2025)在北京举行,30多家企业共同发布《智算应用“北京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联合芯片厂商、大模型公司和行业应用方,打通从算力到应用的全链路合作,解决AI落地难题。太初元碁作为重要参与者,推出高性能计算+AI融合方案,其Teco SuperPod 128集群能效全球领先,并发布多款自研产品。方案强调“国芯、国连、国用”,推动国产AI生态建设,已在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实现成功案例。北京以3500亿元AI核心产值位居全国首位,此次方案进一步放大优势,探索行业应用驱动生态发展的新模式,助力国产AI从“能用”走向“好用”。
原文链接
标题:透视阿里云产品生态团队:AI落地的“关键通道”
正文:
云栖大会一直是科技圈的盛宴,往年焦点多在阿里云的飞天、盘古等硬核技术上。但今年,阿里云云市场「超级市集」展区的主角变成了生态伙伴,他们展示了数字人、智能客服、企业知识库等具体AI应用。同时,阿里云首次举办Nexus产品生态峰会,让生态...
原文链接
标题:淘宝用AI为电商搜索开辟新路径
近两个月,淘宝搜索的AI化明显加速。8月,“AI万能搜”全量上线;9月,“AI助手”内测消息传出,同时拍立淘的“AI找低价”功能也全面推出。这三款产品分别覆盖了传统搜索入口、图片搜索入口以及搜索交互页面,形成了一个围绕搜索场景的能力矩阵。
AI万能搜:适...
原文链接
标题:硅基流动推出企业级 MaaS,推动大模型规模化落地
正文:
2025 年,AI 大模型进入从“概念验证”到“价值兑现”的关键阶段。企业不仅关注大模型的可用性,更注重其能否提升效率并控制成本。在此背景下,硅基流动推出企业级 MaaS 平台,提供覆盖算力管理、模型训练、推理部署到场景应用的全链...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19日,华为在全联接大会2025上提出AI云新方案,包括超节点Token服务、液冷技术、企业级Agent和具身智能等,旨在突破行业同质化困境。当前,AI云行业面临成本高、基建难、应用落地少的三大挑战,客户需求分化也加剧了竞争复杂性。华为通过CloudMatrix384超节点提升算力性能,推出EMS弹性内存存储服务优化推理时延,并发布Versatile企业级Agent平台及CloudRobo云端机器人解决方案。同时,其“开源+商用”双轨策略推动盘古大模型在30多个行业落地。然而,国际巨头AWS、Azure仍占据生态优势,华为需进一步培育昇腾生态并深化行业信任,以实现从技术炫技到产业生产力的转变。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17日,绚星智慧科技(NASDAQ:YXT)发布四大核心业务,重构企业智能生产力新范式。针对MIT报告中仅5%的AI项目实现规模化应用的困境,绚星推出“智立方AI Box、绚才TalentNova、睿学NeoLearning、慧销SaleSmart”,覆盖工业级AI标准、人才管理、企业培训和销售赋能领域。其智能生产力战略强调AI技术、人才与组织协同,推动企业从“人力驱动”转向“人机协同”。生态合作方面,与Moka、倍智等厂商深化协同,打破系统壁垒,构建动态预测能力。同日,公司品牌升级为“探无限、敢突破、共未来”,标志向AI科技企业的全面转型。分析师认为,此次发布定义了AI时代生产力新范式,为企业智能化提供清晰路径。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