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7月14日,摩根士丹利将大中华地区半导体行业的评级从“与大盘一致”上调至“有吸引力”。该机构指出,随着关税、外汇等宏观因素逐渐被市场消化,AI需求持续强劲,为行业带来增长动力。同时,大中华区半导体行业的估值有望逐步追赶美国同行,显示出投资潜力。这一调整反映了市场对区域内半导体行业的信心回升,突显了AI技术发展对产业的推动作用。
原文链接
财联社5月19日消息,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中,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沈黎指出,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超出预期,提振了国际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在摩根士丹利中国BEST会议上,超80%的投资者计划近期增加对中国股票的投资。沈黎强调,当前中国市场估值具有吸引力,海外投资者尤为关注科技、人工智能、新消费及高端制造领域企业的增长潜力,并正加大相关布局。
原文链接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AI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早期阶段。随着AI生产力逐步落地,受益领域将持续扩大。研究显示,每10年会出现新的计算周期,上一周期传统软件的CPU算力达1万亿美元,而AI应用的GPU算力有望达到10万亿美元。目前AI资本支出已是云计算同期的10倍,且仅5%的渗透率表明未来潜力巨大。在此背景下,基础设施相关股票如半导体、电力、冷却系统及数据中心设备等将继续创造价值。《科创板日报》8日讯。
原文链接
财联社3月6日电,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摩根士丹利认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显现,使中国资产潜力巨大。该机构中国股票策略师表示,现在是建议全球投资人增加对中国股票资产配置的最佳时机。(央视财经)
原文链接
摩根士丹利发布的《The Humanoid 100: Mapping the Humanoid Robot Value Chain》报告显示,全球人形机器人百强名单中,35家中国企业上榜,占比超三成。报告将公司分为“大脑”、“身体”和“集成商”三大类,详细解析了人形机器人的产业链。中国公司在人形机器人专利申请数量上遥遥领先,过去5年申请数为5688项。报告还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人民币,销量150万台。
原文链接
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称,CPO(光电共封装技术)作为AI时代大数据传输的关键技术,预计2023-2030年将以172%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2030年市场规模达93亿美元。乐观情况下,年复合增长率可达210%,市场规模超230亿美元。产业链方面,FOCI锁定首阶段FAU供应商地位,AllRing将提供关键光耦合设备,日月光有望成为Rubin CPO系统级封装核心伙伴。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硅光子技术还需数年才能成熟。英伟达计划在GTC大会展示CPO原型,但量产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
原文链接
摩根士丹利重申对英伟达股票的“增持”评级,目标价为166美元,较当前水平还能上涨约23%。大摩看好英伟达下一代AI芯片Blackwell,预计2025年初推出。该芯片可能成为明年下半年“营收背后的推动力”,有望消除投资者的担忧。尽管Hopper生产放缓和部分产品发货延迟,大摩认为这些问题将在明年下半年解决。此外,竞争对手的ASIC芯片并不会威胁到英伟达的GPU市场地位,因为到2025年,ASIC的最大用户将转向GPU。
原文链接
摩根士丹利近日发布报告,将AMD目标价从178美元下调至169美元,并维持“与大市同步”评级。报告指出,AMD第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但市场对其期望较高,导致股价承压。尽管如此,摩根士丹利仍看好AMD在2024至2025年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机会。预计AMD截至2024年3月的季度收入为69.86亿美元,2025年全年收入将达到310.7亿美元,2026年收入将同比增长25%至29%。此次调整反映了市场对AMD未来发展的复杂情绪,但公司长期前景依然被看好。
(财联社10月31日电)
原文链接
英伟达在纽约举办的AI路演中,CEO黄仁勋和CFO Colette Kress强调了AI计算领域的发展潜力,尤其是推理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为英伟达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摩根士丹利预测,2024年和2025年英伟达AI处理器市场份额将增加,出货趋势预计将持续增长。随着OpenAI o1模型的发布,AI叙事进入新阶段,转向解决更复杂的推理问题,英伟达即将推出的机架产品将是最佳解决方案。AI长期愿景是让世界上的每家公司在未来十年内拥有数千名“数字AI员工”。推理计算的提升将需要更复杂的硬件,英伟达的Blackwell系统,特别是机架级系统被认为是突破性技术。短期内,Blackwell产品线的推进按计划进行,未来12个月内的产品已售罄,预示着今年全年发货趋势将持续高增长。摩根士丹利对英伟达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评级为“超配”,目标价为150美元。
原文链接
摩根士丹利近期发表观点,认为AI主题已被“过度炒作”,建议投资者转向买入优质防御性股票。这一转变背景于过去一年大型科技公司对AI的巨额投入与股市的AI热潮,以及投资者对AI投资回报的不耐烦情绪。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迈克·威尔逊表示,AI领域的“光环”已略有褪色,并指出自英伟达上月底公布未达预...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