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9月,被誉为“翻译界哈佛”的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MIIS)宣布将于2027年6月停招研究生,终止所有线下研究生项目及部分在线课程。财务赤字和AI翻译的崛起是主要原因,其年度亏损达2500万美元,全日制学生人数降至440人。微软研究显示,翻译职业在AI冲击下高居“易被取代”榜首。尽管AI翻译技术已实现毫秒级延迟和多语种实时对话,但在专业术语管理等领域仍需人工介入。业内人士感叹,AI正深刻改变行业生态,但专业能力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原文链接
前OpenAI研究员迈尔斯・布伦迪奇预测,随着AI推动经济增长,未来每月1万美元的基本收入(UBI)将成为可能。他在X平台发文称,政策制定者应大胆尝试更慷慨的UBI实验,例如每月发放1万美元而非当前的1000美元。他认为,AI将深刻改变经济结构,使这一设想在未来几年内可行。布伦迪奇在2024年辞去OpenAI职务,强调AI对就业的冲击是其核心关注点,并认为人类终将摆脱为生存而工作的义务。不过,他也警告,现有制度尚未准备好迎接‘后工作时代’,需更多政策讨论以避免社会停滞风险。
原文链接
8月13日,AI技术对软件产业的冲击引发市场恐慌,欧洲和美国软件股集体暴跌。德国SAP股价跳水6.76%,市值蒸发近195亿欧元,英国Sage Group跌近5%。此前,SaaS概念股Monday.com财报发布后股价暴跌30%,加剧投资者担忧。OpenAI CEO曾警告SaaS行业将进入快消品时代,RBC资本市场指出“AI导致软件死亡”的叙事正打压软件股估值。美国市场同样低迷,赛富时年内下跌30%,Adobe较两年前腰斩。研究机构Gartner下调全年展望,进一步加剧对AI竞争的忧虑。尽管部分分析师认为某些股票已现买点,但投资者仍普遍回避软件板块。
原文链接
7月29日,微软发布研究报告,分析了受AI冲击最大的10大职业。研究基于美国用户与Copilot的超20万次对话数据,评估AI接管不同工作的可能性。结果显示,翻译和口译人员受影响最严重,因现代AI工具已能快速完成多语言翻译和实时语音旁白。历史学家、作家、销售代表和客服等职业也排名靠前,因这些岗位涉及大量信息处理和沟通任务,易被AI替代。相比之下,护理助理、按摩师和重型设备操作员等需实体操作的职业受影响较小。完整榜单包括口译员、历史学家、乘客服务员、销售员、作家、客服、数控程序员、电话接线员、售票员和广播DJ。
原文链接
7月23日,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表示,AI浪潮将对现有职业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某些职业类别可能完全消失。他特别指出,客服支持行业受AI冲击最大,未来人工客服或被完全替代。奥尔特曼举例称,AI客服不仅效率高、不出错,还能一次性解决用户问题。此外,他还提到AI在医疗领域的诊断能力已超越多数人类医生,但他个人仍倾向于依赖人类医生。这些言论引发对AI技术快速发展的广泛讨论。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3日,IT之家报道,新闻出版业正面临AI技术冲击。尽管ChatGPT为新闻网站带来的引荐流量从2024年1月的不足100万次增至2025年的超2500万次,但未能弥补自然流量的大幅下滑。自谷歌2024年5月推出AI搜索功能后,新闻网站点击率从56%降至2025年5月的近69%,自然流量从峰值超23亿次降至不到17亿次。部分网站如路透社、纽约邮报表现较好,但《纽约时报》增长较慢。此外,ChatGPT用户量显著增加,其应用程序用户半年内翻倍,网站访问量增长52%。面对危机,谷歌推出Offerwall服务,帮助出版商探索微支付等新货币化方式,但行业裁员和关停现象普遍。OpenAI CEO坦言,AI或导致某些领域岗位消失。
原文链接
标题:Altman万字对谈:理想硬件形态是AI伴侣,就业冲击没那么可怕
今天,Sam Altman 在与弟弟 Jack Altman 的对谈中分享了对未来 5 至 10 年 AI 发展的见解。他对 AI 的科研能力、人形机器人、超级智能及供应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Sam Altman 认为,AI...
原文链接
谷歌AI搜索功能被指影响新闻出版商流量。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谷歌AI概览工具及其他AI驱动工具,如聊天机器人,因直接从新闻内容提取信息并提供答案,导致用户无需访问新闻网站,从而大幅减少出版商流量。该工具自去年推出后,已对旅游指南、健康小贴士等类型网站产生负面影响,未来可能加剧对其他领域的影响。例如,《纽约时报》数据显示,2025年4月来自自然搜索的流量占比降至36.5%,低于三年前的44%。谷歌虽称AI功能提升整体搜索流量,但出版商反馈不一。面对挑战,多家出版商正调整策略,部分与AI公司合作共享内容或收入,如《纽约时报》与亚马逊、《大西洋月刊》与OpenAI的合作,Perplexity则计划分享广告收入。此现象引发行业对商业模式转型的关注。
原文链接
标题:关税冲击下,全球AI何去何从?
自从特朗普提出“对等关税”后,国际局势持续动荡,双方加征的关税率已超100%。作为全球化程度较高的AI产业,不可能不受影响。
AI的独特之处在于,美国限制中国AI发展的政策早有部署,比如海外AI算力禁运问题,国内已有应对方案。此次关税冲击,真正受影响的是全球AI...
原文链接
4月2日起,特朗普提出“对等关税”,中美加征关税率超100%,对全球化AI产业带来冲击。美国限制中国AI发展早有政策,国内已有应对方案,但关税仍加剧全球AI产业链裂痕。AI产业链分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硬件芯片依赖全球分工,关税直接影响硬件进出口及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层中,中美大模型竞争激烈,开源生态合作可能因政治博弈中断。应用层方面,关税可能使市场区域化,但技术创新有望降低成本。中美AI渐行渐远,可能导致技术生态割裂、人才资金避险及双市场标准冲突等问题。尽管烈度有限,但广度影响深远,需加强国产替代,拓展海外市场,提升技术生态韧性,推动全球AI持续发展。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