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7月18日,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行的2025 RISC-V全球峰会上,RISC-V作为开源指令集架构的重要意义被广泛讨论。芯原股份创始人戴伟民表示,RISC-V是中国未来CPU发展自主、可控、繁荣的必选项。据预测,到2031年,基于RISC-V的SoC芯片市场渗透率将达25.7%,出货量超200亿颗,覆盖消费电子、数据中心等领域。当前,RISC-V已从AIoT端侧扩展至高性能计算领域,多家企业如兆易创新、英伟达等正推动其在AI计算和多核异构中的应用。然而,RISC-V仍面临软件生态不完善、通用场景落地薄弱等挑战。与会专家呼吁以标杆案例带动生态成熟,并预计RISC-V的发展需以十年为周期。
原文链接
7月17日,英伟达硬件工程副总裁Frans Sijstermans在2025 RISC-V全球峰会上透露,英伟达过去二十年已构建超过900个加速计算库,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其中包括提升推理效率的FasterTransformer库。他表示,借助RISC-V平台,这些计算库未来将更高效落地,推动相关设计与技术快速迭代,为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可能。(特约记者 王楚凡)
原文链接
7月17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达摩院玄铁团队负责人戚肖宁表示,RISC-V高性能计算产品正逐步实现产业落地。他强调,这些产品需满足AI高性能计算在多场景下的弹性算力需求,并推动高性能平台标准的完善。这一进展标志着RISC-V技术在商业化应用中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未来计算领域带来更多可能性。
原文链接
7月17日,Tenstorrent首席执行官Jim Keller在2025 RISC-V全球峰会上表示,开放式AI软件将在未来竞争中胜出。他提到,PyTorch、JAX、Triton等主流AI工具链正逐步形成开放标准,开源模型发展迅速。Tenstorrent也在积极推动软件开放,其AI引擎采用RISC-V开放架构设计,致力于为行业提供更灵活的解决方案。(特约记者 王楚凡)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17日,在2025 RISC-V全球峰会上,Tenstorrent首席执行官Jim Keller表示,RISC-V架构使AI与CPU的协同设计成为可能。他指出,AI任务涵盖多种形态,包括依赖CPU、AI加速器及两者混合的处理模式,交互频繁。AI将推动代码生成和硬件设计创新,而RISC-V允许开发者同时设计AI与CPU解决方案,为行业带来更多创新机会。(特约记者 王楚凡)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17日,在2025 RISC-V中国峰会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表示,2024年全球RISC-V芯片出货量达数百亿颗,中国贡献超一半,并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等领域取得突破。史惠康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深化协同,共建繁荣生态;二是加速转化,推动规模化应用,巩固RISC-V在工业控制、边缘计算等领域的优势,同时拓展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等高价值领域;三是坚持开放,引领全球协作,支持中国企业与科研机构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贡献中国智慧。
原文链接
7月17日,在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上,上海开放计算研究院正式揭牌。该研究院正在筹备建设中,将与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和产业界合作,聚焦基于RISC-V的计算体系架构演进、高性能系统软件设计及AI相关技术攻关。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大规模分布式系统、新一代AI硬件编程语言编译器以及场景驱动的垂直优化软件系统,并推动产业应用推广。同时,研究院将整合政府、产业、科研等资源,构建开源开放的科研创新与产业应用体系,助力上海及我国开放计算系统产业生态发展。(记者 郭辉)
原文链接
5月15日消息,跃昉科技完成超2亿元B轮融资,珠海新质生产力投资基金领投,澳门大学发展基金会、新捷利等机构参投。资金将用于高性能RISC-V CPU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跃昉科技专注RISC-V、AI及DSA架构,已推出多款基于RISC-V的SoC芯片,覆盖AIoT领域,芯片销量达数百万颗。公司围绕智慧城市、智慧工厂等推出30余种行业方案。自2024年起,加速RISC-V+DSA平台布局,拓展高性能应用。此前,跃昉科技与元石智算联合中标珠海云上智城200P国产智算中心项目,实现国产高性能算力领域重要突破。
原文链接
2024年9月,长城汽车成功点亮基于RISC-V架构的车规级MCU芯片紫荆M100,预计5年内装车250万辆。东风汽车也发布了高性能MCU芯片DF30,芯来的NA900成为首个通过ISO26262 ASIL-D认证的RISC-V CPU IP。RISC-V因其开源、灵活定制及低功耗优势,正加速进入汽车领域。英飞凌计划推出基于RISC-V的全新AURIX系列MCU,覆盖从入门到高端应用。然而,RISC-V上车仍面临车规认证复杂及生态建设不足等挑战。尽管如此,预计未来5至10年内RISC-V将在汽车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助力国产芯片自主可控。
原文链接
4月1日,睿思芯科在深圳发布中国首款全自研高性能RISC-V服务器芯片‘灵羽’CPU处理器。该芯片采用‘一芯双核’设计,包含32个通用计算核心和8个智算专用核心,专为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推理优化,性能媲美Intel、AMD主流服务器芯片。公司创始人谭章熹博士表示,此款芯片通过软硬件结合显著提升了能效比与总体拥有成本。据预测,全球智算市场将在2029年达890亿美元,中国市场2028年将破1500亿人民币。灵羽处理器已获37项发明专利支持,生态合作方超50家,包括联想、商汤等。睿思芯科计划加速RISC-V服务器芯片商业化落地,构建国产自主算力底座。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