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谷歌推出限时免费AI订阅计划,美国大学生可从即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前,用有效.edu邮箱注册并免费试用Google One AI Premium,原价每月20美元,此优惠将持续至2026年6月30日。该计划提供2TB云存储及多项AI工具,包括Gemini 2.5 Pro驱动的Gemini Advanced,可对抗ChatGPT Plus;Gemini Deep Research能总结复杂主题并生成音频报告;NotebookLM Plus助力学习与音频总结,还能将Gemini助理集成至Docs、Sheets和Slides。此外,新增Veo 2文本生成视频模型及Whisk创意工具。面对OpenAI和Anthropic的竞争,谷歌此举旨在抢占高校学术市场,应对AI对搜索业务的挑战。
原文链接
2025年CSRankings全球计算机科学排名发布,CMU再次稳居榜首,中国高校表现亮眼。清华位列全球第二,上交大与浙大并列第三,北大第五。中国科学院和哈工大进入全球AI领域前十。该排名基于教员在顶级学术会议上的论文发表数量,涵盖AI、系统、理论及跨学科四大领域。具体在AI领域,上交大、清华、北大、浙大包揽前四,南洋理工大学、韩国科技等亦入榜。排名强调透明性和客观性,避免了单纯依赖声誉或引用次数可能带来的问题。
原文链接
近日,维尔纽斯大学因学生不当使用AI开除了10名学生,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明尼苏达大学也出现类似情况。耶鲁大学一名EMBA学生因在考试中使用AI作答冗长复杂,被停课一年;明尼苏达大学一名博士生因考试中疑似使用AI被开除并起诉学校。国内高校也面临类似问题,近六成师生频繁使用AI工具,超三成大学生用其写论文或作业。对此,多校出台规范,如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限制AI使用比例。然而,追踪AI使用仍具挑战,教师常依靠经验或AI检测工具发现问题。专家建议优化评价机制,注重高阶能力评估。AI既带来挑战也提供机遇,如何平衡学术诚信与技术应用仍是全球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原文链接
2025年初,高校积极响应DeepSeek大模型应用热潮,成为行动最快的行业之一。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已官宣引入DeepSeek服务,覆盖教学、科研、管理等多个场景。DeepSeek凭借本地化部署、高性价比及强大的基础模型能力,解决了高校对数据安全和成本控制的需求痛点。例如,上海交大通过DeepSeek-V3大幅降低成本,实现与GPT-4相当的性能。此外,高校去年的智算基础设施投入也为快速部署提供了支持。尽管落地门槛较高,但通过模型蒸馏和强化学习等技术手段,效果显著提升。中长尾需求逐步显现,不仅头部高校,双非院校和院系级需求也在增加。随着AI for Science及教学实训需求的增长,预计今年将是高校大模型应用的爆发年,算力基础设施投入将持续扩大。
原文链接
标题:掉队的C9大学着急了
AI江湖风云变幻,高校间的AI卡位战愈演愈烈。有人因校友打造的现象级AI应用声名鹊起,有人则因缺乏亮眼成果面临掉队风险。文理科综合高校也在调整策略,压缩文科生源,押注“新工科”。
坐票者
华中科技大学因“超级AI助手”Manus爆火,引发关注。校长尤政肯定了Man...
原文链接
2024年,中国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加剧,清华、浙大等高校表现突出。清华因“姚期智班”等项目被誉为AI领域领军者,AI单科排名全球第一。浙大则被称为“后起之秀”,拥有“黄埔军校”之称。北大、复旦等高校虽积极追赶,但起步稍晚。AI时代背景下,高校通过扩招、设立独立学院等方式布局AI领域,应对400万人才缺口的挑战。清华和北大计划各扩招150名本科生,聚焦“AI+”人才培养。AI不仅关乎教育,更是万亿级产业机遇,高校间的卡位战已全面开启。
原文链接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汪小帆建议国家出台高校人工智能工具规范使用指南,明确AI使用的合理边界。他建议学生手册应强调严禁AI代写作业论文,教师手册则鼓励AI辅助教学设计。此外,还应开发案例教材,将AI伦理纳入学术诚信必修课,并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设专项课程。此前,复旦大学已禁止使用AI工具进行多项学术活动,包括研究方案设计、数据分析等。
原文链接
超68万元总奖金池!2025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启动报名
今日,第十一届华为软件精英挑战赛启动报名,面向全球在校大学生。大赛由华为资深专家团队打造,设高额奖金,总冠军奖金达20万元。本届大赛以“普朗克计划”为主题,旨在寻找像普朗克一样追求真理、勇于实践的技术人才。
大赛分为区域初赛、复赛和全球总决赛,最终选出冠亚季军及最佳实践奖项。华为设立不同奖励机制,包括初赛32强机考绿卡、复赛4强面试绿卡及总额超68万元的奖金池。
华为开发者空间为参赛者提供云主机、开发工具及存储空间,助力基于大模型的应用开发。大赛将邀请华为资深专家全程提供技术支持。
即日起至3月27日为报名阶段,参赛者可登录官网或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信息。比赛将于3月10日公布赛题并举办宣讲会,帮助参赛者备战。期待更多高校软件精英加入,共同引领数字创新,共建智能世界!
原文链接
近日,AI工具DeepSeek走红,部分大学生对其产生依赖并不当使用。某高校大一英语作业群中,因使用AI生成作文被判零分。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出台AI使用规范,明确允许和禁止范围。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湖北大学、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也在试行或出台相关规定,规范学生借助AI进行论文写作行为。AI应作为学习助手而非偷懒工具。
原文链接
近日,国内多所高校学生使用AI工具DeepSeek对母校及学科专业进行“犀利”评价,话题在小红书上获得4237.8万浏览和25.3万讨论。上海某高校学生用DeepSeek评价新闻学专业,直指课程设置与实践脱节问题。北京某985高校学生认为AI工具匿名且内容尖锐,满足了学生真实表达需求。2024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87万人,新兴领域人才缺口大,传统专业适配度下降。DeepSeek因其逻辑连贯和“敢吐槽”的风格受到追捧,但也有教师担忧其可能强化就业率至上的功利思维。DeepSeek并非首个教育评价AI工具,资本已关注其商业价值,未来或有更多AI应用在教育领域。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