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掉队的C9大学着急了

AI江湖风云变幻,高校间的AI卡位战愈演愈烈。有人因校友打造的现象级AI应用声名鹊起,有人则因缺乏亮眼成果面临掉队风险。文理科综合高校也在调整策略,压缩文科生源,押注“新工科”。

坐票者
华中科技大学因“超级AI助手”Manus爆火,引发关注。校长尤政肯定了Manus的进步,但也提醒需耐心等待更多成果。

清华和浙大无疑是高铁上的坐票持有者。清华自2005年创办“姚期智班”以来,AI实力持续领先。从商汤科技到小马智行,清华校友在安防和自动驾驶领域成绩斐然。进入大模型时代,清华系在北京市场占据半壁江山。然而,清华系创始人面对浙大毕业生梁文锋推出的DeepSeek,感受到价格战带来的压力。

浙大被誉为AI领域的“黄埔军校”,其人工智能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杭州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强劲的产业基础,让浙大在AI领域如鱼得水。

武大或许能勉强挤上高铁,凭借雷军捐赠的巨额善款以及小米相关产业,武大的AI潜力不容忽视。

站票者
哈工大虽地处东北,但在AI+机器人和AI+无人机领域表现突出。其研发的仿水熊虫医用微纳机器人和轻量化空地两用无人机令人瞩目。

华中科技大学凭借Manus和热门游戏《黑神话:悟空》吸引目光,但其AI学科排名仍有提升空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技术站稳脚跟,华南理工大学则因小鹏汽车在广东省内AI领域占得一席之地。

场外者
复旦大学近年来在科技创新上的记忆点较少,虽成立“新工科创新学院”,但仍需努力追赶。南京大学在AI领域表现平平,缺少顶尖医学院和强势工科。西安交通大学虽历史悠久,但人工智能土壤尚浅,本地创新企业实力有限。

全国517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各大名校纷纷扩招,生源向AI等战略产业倾斜。理工高校跨学科融合趋势显现,文理综合高校也积极发展“新工科”。文科生在这一浪潮中似乎渐处劣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故研究室”,作者龚正,编辑杨梅。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15405.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中证协启动券商分支机构信息科技专项调研 关注AI、大数据等部署进展
2025-07-17 17:30:38
教育部:围绕人工智能等重点方向开设“微专业” 提升就业能力
2025-07-02 15:08:02
北京:研究适用生命科学的AI基础理论和算法 探索类脑智能等技术在医药健康领域应用
2025-07-04 11:44:31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