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5月14日,华中科技大学宣布全球首个女性肿瘤AI大模型‘木兰’正式进入临床应用。该模型由多家机构联合研发,基于中国人群特点,解决国内女性肿瘤诊疗标准化难题。公众可通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微信公众号或‘掌上同济’App免费使用。‘木兰’采用‘双引擎’架构,整合多源数据,覆盖疾病全流程,不仅能为普通人群提供筛查和健康教育,还可生成个性化诊疗建议辅助医生工作,尤其提升基层医生能力。未来将扩展至更多平台及医疗机构。研发团队表示将持续优化模型,推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守护女性健康。
原文链接
华为成立第二十一军团,聚焦“云+大模型+多模态融合”技术体系,加速医疗AI在疾病诊断、治疗方案推演及患者全周期管理的应用。AI辅助肺结节筛查效率提升400%,罕见病诊断准确率达87%。AI医疗助理正从实验室走向临床,通过整合AI、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辅助医生提升诊疗效率与精准度。例如,AI系统可自动化筛查肺结节、乳腺癌等疾病,准确率超92%。但数据孤岛与临床适配性不足仍是主要挑战。头部企业正通过开发轻量化模型、联邦学习框架及数字孪生技术优化AI医疗助理。AI在智慧医院全流程应用广泛,如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与华为合作的5G智慧医院项目。国家卫健委提出3年内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2022年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6亿人,同比增长21.7%。中国AI医疗助理行业竞争格局分化为三大梯队,互联网巨头推动行业发展,政策支持加速数字化进程。
原文链接
上海市科委发布《2025-2030年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计划2027年前实现高质量脑控,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率先临床应用,侵入式研发取得突破。推动5款以上脑机接口产品完成医疗器械检验及临床试验,助力失语、瘫痪患者恢复部分功能。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形成新业务模式,打造医疗级康复产品与消费级应用。引育5家以上自主创新企业和10家以上产业链骨干企业,形成产品与检测标准。2030年前,脑机接口产品全面临床应用,实现自主可控,打造全球创新高地,实现国产化,与AI、VR融合,形成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原文链接
英伟达投资12家AI制药公司,推动行业回暖。中国科研团队利用AI筛选出阿尔茨海默病新型标志物,准确度高,显示出AI在药物研发中的潜力。全球AI制药融资升温,2024年上半年中国相关融资额增长,剂泰医药获1亿美元融资。巨头如辉瑞、诺和诺德等与AI企业合作深入。英伟达积极扶持AI项目,利用其AI平台推动生命科学进步。然而,AI制药的商业化道路仍有挑战,如研发成本高、验证效果需临床试验支持。中国药企面临是否自建AI部门的抉择,投资者关注技术、数据和应用场景的结合。AI制药前景广阔,但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仍是关键。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