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9月4日消息,字节跳动为旗下Seed部门AI大模型技术员工发放期权津贴,每月最高价值13.5万元,按月归属,连续发放18个月。期权计算价格为189.9美元/股,低于最新回购价200美元/股,首批期权总价值约170万至256万元。Seed团队成立于2023年,研究方向包括LLM、语音、视觉等领域,其豆包大模型已应用于50多个场景。创始人张一鸣频繁参与团队讨论,显示对AI业务的高度重视。另据路透社报道,字节跳动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5%,达480亿美元,稳居全球收入最高社交媒体公司之列。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杭州群核科技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成为‘杭州六小龙’中的一员。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核心产品包括酷家乐和Coohom,分别面向中国及国际市场,应用于住宅、商业空间设计等领域。按2023年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计算,群核科技是全球最大的空间设计平台;按收入计,其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22.2%。截至2025年上半年,企业客户达4.7万,个人用户超43.3万,订阅收入为主要来源。尽管仍处于亏损阶段,但公司收入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9.4%。行业正受益于AI、VR/AR等技术革新,未来几年预计保持高速增长,全球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达15.4%。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22日,Meta因涉嫌非法下载至少2396部盗版成人影片用于训练AI大模型,遭两家公司起诉,索赔金额高达3.59亿美元。起诉文件指控,自2018年起,Meta明知故犯,通过BitTorrent技术下载并传播这些受版权保护的内容,以加速数据获取。原告方强调,Meta本可通过合法渠道获取授权,却选择持续侵权。此前,Meta曾承认从盗版来源获取内容用于AI训练。此次诉讼由知名版权维权公司Strike 3发起,系其首次针对大型科技公司提起类似诉讼。截至目前,Meta尚未对此案作出回应。
原文链接
2025年,DeepSeek R2的发布备受期待,但因CEO梁文锋对其表现不满意而迟迟未上线。此前,DeepSeek曾在今年初引爆AI圈,日活跃用户数在2月突破3000万,但自4月起流量下滑,6月月活降至1629.5万,用户流向百度、豆包等竞品。与此同时,OpenAI本月发布的GPT-5性能未达预期,CEO萨姆・奥尔特曼坦言AI市场存在泡沫。当前,AI行业正从技术竞赛转向应用生态布局,OpenAI计划推出消费级应用及硬件,国内企业如阶跃星辰则聚焦垂直领域合作。如何实现技术商业化成为关键议题,DeepSeek R2的到来或成焦点。
原文链接
2025年6月,Anthropic因涉嫌使用盗版内容训练其AI模型Claude,面临7500亿美元天价赔款诉讼。法院裁定,AI模型训练虽具‘变革性’,但通过盗版网站或未经授权获取数据属侵权行为。此裁决标志着AI行业‘先污染,后治理’模式终结。案件始于2023年《纽约时报》起诉OpenAI和微软,随后Meta、Anthropic等头部厂商相继被诉。争议核心在于未经授权使用受版权保护内容是否合法。AI公司采取多种手段获取数据,包括网络抓取、清洗版权声明、格式转换及利用影子图书馆等。随着诉讼推进,数据来源合法性成关键焦点。未来,优质内容方将掌握议价权,数据成本攀升,AI行业竞争转向数据供应链与合规能力的全面较量。
原文链接
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OpenAI发布GPT-5,整合大语言与推理模型,事实错误率显著降低,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同月,国内AI模型Kimi虽曾因万亿参数大模型K2引发关注,但热度迅速消退,7月其APP月活跃用户仅列全球第19位,下载量跌出前20。业内人士指出,Kimi此前走红更多依赖营销,技术壁垒不高,且面临数据、算力和资本三重制约。算力受限于高端芯片禁售,资本方面自去年8月后再无新融资,创新与用户增长陷入恶性循环。行业竞争焦点已转向推理能力与多模态交互,Kimi逐渐掉队。
原文链接
8月6日,谷歌、OpenAI、Anthropic等公司在AI大模型领域接连发布更新。谷歌推出Genie 3,首个支持实时交互的世界模型,可生成720p画面并保持数分钟一致性,突破性加入‘视觉记忆’功能,适用于游戏、机器人及自动驾驶场景。Anthropic发布Claude Opus 4.1,提升编码与推理能力,在SWE-bench测试中表现优于前代。OpenAI推出两款开放权重模型GPT-oss-120b和GPT-oss-20b,可在本地运行,并预告GPT-5即将发布。此外,Anthropic也计划未来几周内推出重大改进。国内方面,Kimi、智谱、Qwen3等公司相继迭代模型,强化Agent与推理能力。分析师指出,国内外大模型正拓展智能边界,开源与闭源策略并行,模型即Agent的范式逐渐显现。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31日,在Chinajoy CDEC高峰论坛上,世纪华通总裁谢斐指出,AI大模型虽提升了问题解决效率,但其“平均化”特点易导致内容趋同,可能长期重塑人类思维。她强调,未来核心竞争力在于“敢想”“会想”,并提出两方面建议:重构人机协作范式,推动游戏内容“千人千面”;保持原创力,支持增量内容创造,激发人类智慧与善意。谢斐认为,高水平问题提出能力和跨界素养将成为稀缺资本。(记者 黄心怡)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华兴资本因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激进布局引发关注。7月7日至13日,具身智能圈创下7家公司融资28亿的“神话”,华兴资本作为头部FA机构深度参与多个项目。过去两年,华兴低调调整内部战略,如今高调回归,围绕AI与具身智能展开全方位布局。CEO王力行表示,华兴正在经历“二次创业”,强调灵活度和敏感度以应对市场变化。自2023年起,华兴通过早期接触和密集学习迅速切入具身智能赛道,并建立FSG共享平台提升团队协作效率。目前,华兴具身智能团队人数翻倍,资金端更加多元,行业尚处早期,但头部企业已显现优势。尽管市场存在泡沫争议,华兴仍选择重兵投入,押注未来科技风口。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一项针对六大国产AI大模型的财报分析能力评测显示,DeepSeek-R1、Hunyuan-T1和Qwen3-235B-A22B在数据提取、计算核验、归纳推理等方面表现突出,适合专业投资者使用;ERNIE-X1-Turbo则因简洁易懂,适合普通用户。然而,Kimi-K1.5在计算及信息提炼上存在明显错误,GLM-4-Plus联网搜索能力薄弱,频繁编造数据。评测涵盖基础信息提取、财务比率计算、风险识别等六项能力,并强调了联网搜索准确性仍是各模型需突破的瓶颈。综合来看,AI大模型在提升财务分析效率方面潜力巨大,但需谨慎依赖其外部数据整合功能。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