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7月17日,瑞典AI初创公司Lovable在成立仅8个月后晋升为独角兽,估值达18亿美元。该公司已完成瑞典史上最大规模A轮融资,筹集2亿美元,投资方包括Klarna、Slack等知名企业创始人。Lovable专注于利用大模型帮助非编程用户快速构建网站和应用程序,目前已拥有230万免费活跃用户和18万付费订阅者,首月留存率超ChatGPT。其年度经常性收入(ARR)在7个月内达7500万美元,初期仅花费200万美元便实现1700万美元ARR。产品于2024年11月上线后,ARR每周增长100万美元,3个月内付费用户突破3万,成为欧洲增速最快的初创企业。
原文链接
2024年10月,AI编程助手Bolt.new悄然上线,仅5个月年收入达4000万美元,注册用户超300万,月活超100万。其母公司StackBlitz曾因技术无应用场景濒临倒闭,后全力投入Bolt.new开发,凭借自然语言生成完整应用的功能迅速崛起。产品面向零基础用户,简化开发环境搭建,背后依托Anthropic的Claude模型。2025年初,Bolt.new完成1.055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猛增。尽管面临大厂和友商竞争,其‘让复杂变简单’的定位使其成为增长最快的软件产品之一。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17日,在东京举行的AtCoder世界巡回赛中,波兰选手Psyho击败OpenAI的自动化程序OpenAIAHC夺冠,AI暂居第二。OpenAI CEO奥特曼点赞祝贺Psyho。尽管人类暂时领先,但AI编程能力正迅速逼近顶尖水准。近期研究显示,16名资深开发者使用Claude Code辅助编程时,任务完成时间平均增加19%,却主观感觉效率提升20%,揭示了“效率幻觉”现象。实验表明,AI生成代码常需手动调整逻辑与修复bug,导致实际效率下降。不过,部分用户分享了通过Vibe Coding(氛围编程)提高生产力的经验。专家指出,AI编程工具的关键在于规范定义意图,而非单纯依赖提示工程。未来趋势或将聚焦于优化人机协作方式,推动技术边界探索。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15日,AI编程初创公司Cognition宣布收购Windsurf,涵盖其知识产权、产品、商标及业务。Windsurf是一款结合传统IDE、代码助手和智能体的集成开发环境,年经常性收入达8200万美元,拥有350+企业客户和数十万日活跃用户。此前,Google曾以24亿美元获得Windsurf技术使用权,并挖走其核心团队,而OpenAI因与微软协议冲突导致收购谈判失败。Anthropic近期限制Windsurf对Claude模型的访问权限,成为交易转折点。Cognition承诺保障Windsurf员工权益,包括财务分配和期权加速归属。Cognition估值达40亿美元,旗下产品Devin被称为“全球首位AI软件工程师”,但其能力遭业内人士质疑。此次收购为Windsurf动荡时期画上句号。
原文链接
7月14日,亚马逊发布AI编程工具Kiro预览版。与现有工具不同,Kiro强调与程序员协作,在编写代码前定义需求、设计系统和任务规划。该工具现免费开放,后续将推出三种定价模式。亚马逊CEO安迪·杰西称其有望革新软件开发方式。Kiro直接对标GitHub智能体模式和谷歌Gemini CodeAssist等竞品,显示亚马逊在AI开发领域的进一步布局。
原文链接
标题:99%的程序员都会失业吗?
正文:
又到高考季,许多家长咨询是否该让孩子报考计算机专业。面对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编程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依然重要,但写代码的方式正在被重新定义——自然语言正成为新的“编程语言”。AI界知名人士安德烈·卡帕斯甚至提出,“最火的新编程语言是英语”,揭示了软件开...
原文链接
7月14日,原计划被OpenAI以30亿美元收购的AI编程初创公司Windsurf交易失败,转而与谷歌达成合作。谷歌宣布将聘用Windsurf的CEO Varun Mohan、联合创始人Douglas Chen及部分研发团队成员,他们将加入谷歌DeepMind部门。这一举措标志着谷歌在AI编程领域的重要布局,同时显示了其与OpenAI竞争高端AI人才和技术的决心。此次事件凸显了科技巨头间对AI技术资源的激烈争夺。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OpenAI计划以30亿美元收购AI编程初创公司Windsurf的交易失败。谷歌迅速行动,将Windsurf核心团队纳入麾下,包括CEO和联合创始人,采用‘雇佣式收购’策略。此团队将参与Google DeepMind的Gemini项目,负责编程Agent开发。收购失败原因与微软和OpenAI的协议有关,微软可访问OpenAI所有知识产权,但其旗下GitHub Copilot与Windsurf构成竞争关系,导致僵局。Windsurf成立于2021年,估值达12.5亿美元,拥有80万开发者用户和1000家企业用户。此次事件凸显AI时代人才争夺战的激烈,谷歌通过非控股方式获取部分技术授权,展现抢人速度与决心。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12日,Google宣布收购AI编程初创公司Windsurf部分高管及工程团队,加入DeepMind推进“代理式编码”研究。双方未透露具体交易金额,但Google获得非独家技术许可。Windsurf联合创始人Varun Mohan和Douglas Chen将加入Google,原商务主管Jeff Wang出任临时CEO维持公司独立运营。此前,OpenAI曾提出30亿美元收购计划,但因谈判协议到期未续签,被Google截胡。近期,Anthropic切断对Windsurf的Claude模型支持,致其转向Google的Gemini模型应急。Windsurf主打产品为智能协作IDE,ARR突破1亿美元,用户超百万。分析称,大厂加速布局开发工具领域,独立AI编程工具生存空间或受挤压。
原文链接
非营利机构METR最新研究发现,资深程序员使用AI编程工具(如Cursor)完成熟悉代码库任务时,效率反而下降。研究显示,尽管开发者预计AI能提升速度24%,实际任务完成时间却增加了19%。研究人员指出,效率降低主要因需检查和修正AI生成的代码建议。此结果挑战了‘AI显著提升高薪工程师效率’的普遍看法,并质疑其在所有场景中的适用性。不过,参与者仍愿继续使用AI工具,因其让开发更轻松愉快,减少从零开始的压力。研究强调,该现象可能不适用于初级开发者或陌生代码库的情况。IT之家7月10日报道。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