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10月16日,在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开幕式上,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制造领域汽车方向)正式启动。这一重要事件由《科创板日报》记者李明明在现场报道。该中试基地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在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融合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将为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转化和产业升级提供重要支持。
原文链接
9月30日,科大讯飞旗下全资子公司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新公司——星火智法(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雍文渊,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涵盖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等业务。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新公司由科大讯飞间接全资持股,标志着其在AI领域进一步拓展布局。
原文链接
9月23日,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人工智能应用服务专委会正式揭牌成立,致力于解决AI技术适配与产业应用实践的对接难题。同日,金融科技服务专委会与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开源专项基金达成合作,将共同推动AI创新项目的孵化与资本对接,助力行业发展。
原文链接
9月19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方案》,明确以数据为核心、应用为导向,优先解决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最迫切的应用场景。方案旨在提升数据集数量与质量,完善服务体系,健全标准规范,构建高质量数据供给体系,助力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目标到2030年底,建成多场景高质量数据集,形成典型案例,满足世界领先模型训练需求,推动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原文链接
9月16日,中山医院联合华为发布“元医疗模拟实验室”,并启动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聚焦医疗AI技术临床转化。项目涵盖虚实融合空间、智慧管理等场景,打造国产化算力平台,开发49个应用场景及10项标准。多地同步推进中试基地建设,包括上海的制造领域基地、青岛等地的交通领域基地及浙江的医疗专科方向基地。专家指出,中试基地将加速AI技术落地,尤其在算力芯片领域作用显著。
原文链接
9月15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宇树科技公司、具身智能基地公司及国网浙江华电研究院在杭州签署“电力+具身智能”框架合作协议。四方将围绕电力领域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展开深度合作,聚焦平台建设、科技攻关、标准制定和人才培养四大方向。此次合作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在能源电力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探索技术空白并孵化领先成果。协议签署地点为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融合创新中心,标志着电力与人工智能结合的进一步深化。
原文链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发布会,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透露,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日均Token消耗量突破30万亿,较2024年初增长300多倍,展现人工智能应用规模的快速增长。同时,我国已建成超3.5万个高质量数据集,总量超400PB,累计交易额近40亿元人民币。北京数交所高质量数据集占比从去年10%提升至近80%。此外,中文数据在大模型训练中占比普遍超60%,部分达80%,对提升模型性能作用显著。
原文链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将承担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临床医学科研方向)”。该基地以聚焦临床科研、破解行业痛点、构建生态标杆为核心定位,打造覆盖“研发-测试-验证-应用”全链条的创新平台。具体应用包括医学科研、智能诊疗能力提升、智能医疗器械开发及医用机器人研发等,计划落地不少于49个特色场景,并发布超10项标准规范。这一举措标志着医疗AI领域迈向新阶段。
原文链接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上海城市空间治理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暨量子城市空间智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6—2027年)》,提出开展城市空间治理大模型研发。重点包括研发具备知识检索、时空理解能力的云宇星空行业基座大模型,以及具备遥感识别监测功能的鹰眼垂类模型。同时开发支持100+城市公共空间质量与安全指数分析的快反系统,并探索创域等创新空间垂类模型。方案旨在提升城市空间智能化治理水平,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原文链接
4月25日,据北京市国资委消息,已有20家市属企业完成24项数据资产登记,10家企业试点开展数据资产登记、交易、应用的全链条业务闭环。这些企业在医疗、政务、民生及城市管理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探索已初见成效。北京市国资委计划于2025年前推动更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重点覆盖公共服务、产业升级和经营管理等领域,打造典型示范案例。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