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8月,衡量图灵机最大运行步数的‘海狸数’(busy beaver number)纪录被刷新。神秘人mxdys突破了第六个海狸数(BB(6))的新下限,数值大到无法用普通十进制表示,甚至超过宇宙中所有原子能容纳的数字规模。这一成果源于对图灵机停机问题的研究,旨在探索计算机能力的极限。此前,BB(5)于2024年被确定为47176870,而BB(6)的最新记录需用五幂运算2↑↑↑5描述。相关研究由忙碌海狸数挑战社区推动,成员通过新硬件与算法不断突破纪录。数学家们期待未来技术进步能进一步揭示BB(6)的奥秘。
原文链接
人工智能,半个世纪的思想之旅,始于1956年。它是科学与技术的交融,形而上的理念与形而下的实践交织。图灵机和“图灵测试”定义了初步的计算模型,挑战了可判定性问题。麦卡洛克-匹茨模型构建了人工神经元,联结了生物学与逻辑。1950年,图灵提出“机器能思考吗?”开启人工智能哲学讨论,尤其是通过“图灵测试”。
1958年的感知机模型标志着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变。进入80年代,计算主义兴起,认为一切可计算,包括认知。派利夏恩和多奇等人深化了这一理念,主张物理世界和认知均可通过计算解释。勃克斯强调自然过程可被计算机模拟,提出“一切皆数”。
尽管质疑不断,计算主义推动了人工智能半个世纪的思想运动,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甚至扩展至21世纪的语言模型和物理模拟。图灵的梦想——机器与人类在智能领域的竞争,正在逐渐变为现实。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