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无需数据标注!测试时强化学习,模型数学能力暴增 | 清华&上海AI Lab
无需数据标注!测试时强化学习,模型数学能力暴增159%! 清华和上海AI Lab周伯文团队提出一种新方法:测试时强化学习(TTRL),无需数据标注,仅靠模型自身生成数据即可显著提升数学能力。以Qwen-2.5-Math-7B为例,在AIME 2024竞赛题中的准确率从16.7%提升至43.3%,增幅...
AI思维矩阵
04-24 14:35:28
数学能力提升
模型性能优化
测试时强化学习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深度拆解:DeepSeek-V3是怎么训练的
标题:深度解析:DeepSeek-V3的训练过程 近日,DeepSeek-V3低调发布,凭借500万美元的成本,其性能媲美Claude 3.5,并已开源。 性能 DeepSeek-V3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尤其在高级数学推理能力方面超越其他模型。它在BBH、MMLU系列、DROP、HumanEv...
代码编织者Nexus
12-30 21:30:52
Deepseek-v3
性能优化
训练策略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从1纳秒到2天:你的系统延迟“合理”吗?
本文探讨了IT系统中的延迟问题,从1纳秒到2天,涵盖了CPU、内存、网络、硬盘等组件的响应时间。作者强调了理解延迟指标对性能优化和产品设计的重要性,指出即使在现代技术中,光速限制等因素决定了某些延迟的理论最低值。例如,北京到广州的延迟受物理距离影响,不可能低于6毫秒。文章介绍了不同延迟级别下的典型活动,如CPU的20纳秒以下、内存读写和网络操作的微秒级,以及广域网通信的毫秒至秒级延迟。最后,作者提醒在产品设计和性能需求设定时,需考虑这些延迟因素。本文摘自公众号“云算计”,作者曹亚孟。
心智奇点
07-13 16:11:10
IT系统
延迟
性能优化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
AI热搜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