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标题:中美争夺工业机器人市场
正文:
昨天,美国总统特朗普确认,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并表示中国将对最终税率感到满意。尽管不满美联储未及时降息,特朗普无意解除鲍威尔职务。然而,特朗普低估了拆分全球供应链的难度,其关税手段简单粗暴。但他准确指出美国工业衰落,并意识到工业化4....
原文链接
财联社3月30日讯,本周沪深两市共有156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电子、机械设备和医药生物行业最受关注。机器人概念本周活跃,神剑股份因聚酯树脂产品可间接应用于工业机器人金属表面,股价涨停;万向钱潮布局精密轴承和丝杠,股价涨近8%;三花智控聚焦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拓邦股份获人形机器人批量订单并量产AI割草机器人。此外,奥迪微产品覆盖多类机器人功能,瑞凌股份可建智能焊接生产线,中力股份发展移动搬运机器人,东亚机械压缩机可用于工业机器人,豪森智能专注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开发。
原文链接
财联社报道,截至12月31日,沪深京三市近一个月内共有925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接待机构调研次数最多的公司为汇川技术,达12次。汤姆猫、汇川技术和广合科技的机构来访接待量位列前三,分别为189家、172家和152家。埃夫特作为工业机器人行业的领头羊,12月11日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年内累计涨幅达357.19%。兆龙互连12月30日股价同样创下新高,涨幅达128.35%。创源股份12月13日股价创下7年多来新高,年内涨幅达210.25%。
原文链接
标题:AI赋能工业机器人,场景落地已有实例
12月18日,虎嗅智库与微亿智造首席科学家马元巍、中科视语CTO赵朝阳及灵宝CASBOT联合创始人杨国栋在线讨论了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应用。以下为活动精华:
具身智能的应用观点
马元巍认为,具身智能机器人需快速理解任务,技术、功能和市场服务缺一不...
原文链接
标题:工业机器人AI化,这些企业已有实例
工厂对生产效率和成本优化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工业机器人逐渐难以应对复杂生产环境,促使工业机器人向具身智能转型,即拥有自主感知、学习和决策能力。
面对这一挑战,技术厂商如何迎战?企业如何有效整合多种先进技术到工业机器人系统中,并提升其处理复杂工业数据的能力?同...
原文链接
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厂商出海总收入达95.8亿元人民币,主要市场集中在亚太、欧洲和北美,贡献了境外收入的90%。其中,协作机器人成为出海新兴热点,收入超过3.8亿元人民币。此外,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厂商的出海收入约为15.1亿元人民币,主要市场也在亚太和欧洲,这些区域贡献了其境外收入的9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商用服务机器人厂商作为出海先锋,近年来海外业务迅速扩张,头部企业的海外收入已超过国内市场收入,海外业务已成为重要的业绩增长点。这一数据反映出中国机器人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强劲竞争力。(IT之家11月5日)
原文链接
香港大学工业及制造系统机器人与自动化首席教授、新兴技术研究所所长席宁在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表示,当前的仿人形机器人并非产品,仅是实验设备。席宁指出,工业机器人实现智能化面临三大关键技术问题:编程、校正、传感。而仿人形机器人的出现并未解决这些问题,反而使其挑战性更强。席宁强调,虽然中国工业机器人起步较晚...
原文链接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7月5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未来将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5G等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重点推广工业机器人和智能物流等智能装备,支持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供应链和数字园区,以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这标志着我国在数字化转型上迈出新的步伐,展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原文链接
英伟达(NVIDIA)于6月26日召开股东大会,CEO黄仁勋强调了公司AI芯片的性价比,并预告Blackwell平台可能创纪录成功。他透露,公司正瞄准工业机器人市场,计划与各制造商和云服务商合作推动自动化。尽管面临竞争,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凭借数据中心业务转型和成本优势仍占主导。同时,他预计量子计算还需数十年,且公司已采取措施保障半导体制造产能。花旗分析师Atif Malik上调英伟达目标价至150美元,看好AI驱动的新需求周期。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