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当地时间10月17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到访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工厂,共同庆祝首片Blackwell晶圆在美国本土量产下线。Blackwell是英伟达最先进的AI芯片,采用台积电4NP工艺,拥有2080亿个晶体管,性能较前代Hopper提升显著。该芯片于2024年3月首次发布,同年四季度确认量产,预计2025年推出增强版Blackwell Ultra。台积电凤凰城基地(Fab 21)计划分三阶段建设,总投资约650亿美元,未来将生产2nm、3nm等先进制程芯片,为AI和高性能计算提供支持。黄仁勋表示,Blackwell在推理模型中的表现是Hopper的40倍,全球云服务提供商已采购360万片Blackwell芯片。
原文链接
特斯拉计划于2025年底推出第三代Optimus人形机器人,并在2026年开始量产,预计到2030年实现年产100万台。近日,赛富时创始人Marc Benioff在社交平台分享走访特斯拉的视频,曝光疑似Optimus 3原型机,该机器人采用浅金色和黑色配色,唤醒词为“Hey Optimus”。视频中,机器人成功完成寻找可乐的指令,但语音响应稍慢。Benioff称其为马斯克的“金色擎天柱”,并认为其可替代年薪20-50万美元的人类工人。此外,特斯拉已与植物基制药企业PharmAGRI签署意向书,有望获得万台Optimus 3+大单。
原文链接
当地时间9月9日,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All-In峰会上透露,Optimus V3的设计正在敲定,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并计划五年内生产100万台。这款机器人将配备灵巧手,每条手臂搭载26个执行器,结合AI技术实现高度仿生功能。马斯克称其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产品”。目前,供应链建设等工程难题正逐步解决,量产后成本有望降至2万至2.5万美元/台。此前,Salesforce CEO曾展示金色涂装的Optimus V2.5,引发关注。机构分析指出,灵巧手是Optimus V3升级重点,预计Gen3机型定型后将推动订单落地与供应商布局。投资方面,第四季度机器人板块或迎来海内外共振,国产链聚焦供应链卡位与场景放量。
原文链接
9月9日,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All-In峰会上透露,特斯拉正敲定Optimus V3设计。他称该机器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产品”,新版将提升手部灵活性、配备AI大脑,并有望实现量产。这一进展展示了特斯拉在机器人领域的持续创新和技术突破,引发广泛关注。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2日,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持续复苏,AI眼镜行业表现尤为突出。数据显示,在103家AI眼镜板块上市公司中,有48家上半年业绩同比向好。多家公司在半年报中指出,AI眼镜产品已完成量产交付,成为推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这一进展标志着AI眼镜产业链逐步成熟,市场需求稳步提升,为行业注入新活力。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具身智能初创公司众擎机器人完成近10亿元人民币的两轮融资,包括Pre-A++轮和A1轮,投资方包括小鹏汽车、京东、宁德时代等。众擎以“接地气”的量产策略著称,创始人赵同阳曾与小鹏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并将汽车产业供应链逻辑引入机器人制造。公司计划扩产两款主打性价比的机器人:SA01售价4.2万元,PM01商业版8.8万元。融资将用于提升生产交付能力及核心算法研发,预计1-2个月内开始大规模交付。众擎通过低价策略降低行业门槛,推动生态建设,目标是加速机器人普及与数据积累,促进行业整体发展。
原文链接
1日,《科创板日报》报道,均普智能旗下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成为智元机器人首个获得通用产品认证的生产企业。双方宣布将依托均普智能首条人形机器人量产中试线,正式启动智元G1机器人和A2全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正式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原文链接
2025年下半年,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持续火热,6月融资总额已突破27亿元。国内人形机器人品牌‘灵宝CASBOT’宣布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由蓝思科技领投。其最新产品‘CASBOT 02’聚焦导览、交互及服务场景,定价32.8万元,并已在电商平台实现成交。灵宝CASBOT创始人张淼表示,当前行业核心矛盾并非价格,而是需求的定义与产品功能的突破。公司目前聚焦B端市场,在工业、能源、商服等领域实现‘沿途下蛋’,并计划完成百台级交付。张淼认为,技术成熟度尚不足以清晰回答‘机器人能帮我干什么’的问题,追求低价并无意义。未来,灵宝将通过技术深化和产品能力升级,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更多场景落地。
原文链接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于4月23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将持续至5月2日。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展会,本届上海车展聚焦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小鹏汽车的IRON机器人亮相展台,展示步行、立定等功能;上汽荣威展台由智元远征A2担任讲解;一汽展台的夸父机器人参与红旗品牌发布会。这些机器人多与展商有业务或投资关系,一汽的夸父机器人已在工厂作业。金沙江创投曾质疑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前景,但车厂引入机器人被视为可行场景。小鹏计划2026年实现IRON量产,优必选也规划产能达千台,并将在东风柳汽首次批量进入汽车工厂。
原文链接
4月21日消息,天工队CTO唐剑透露,人形机器人即将实现小批量量产,未来售价有望与入门级轿车相当。天工2.0机器人即将发售,这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的加速。4月19日,在北京亦庄举办的世界首个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中,天工队的“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夺冠。测试与质量部负责人包明瀚指出,人形机器人的可靠性是量产的关键,本次马拉松测试了机器人的整机可靠性。‘天工Ultra’身高1.8米、重55公斤,具备出色的平衡性和步态规划能力,通过运动控制算法优化,提升了复杂户外环境中的适应性,同时具备自主调速、路径规划及避障等功能。此次比赛还见证了松延动力N2小顽童队和上海行者二号机器人赛队的优异表现。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