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7月18日,商务部回应美批准对华销售英伟达H20芯片一事。中方表示,中美经贸谈判后,双方正推进伦敦框架细节落实,美方于7月上旬取消部分对华限制措施。中方依法审批出口申请,认为美方应摒弃零和思维,继续取消不合理的对华限制。5月,美方针对华为昇腾芯片加严管制,干预市场公平竞争,严重损害中国企业权益,中方坚决反对。中美应通过平等磋商纠正错误做法,为互利合作营造良好环境,共同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稳定。
原文链接
7月18日,商务部回应美批准对华销售英伟达H20芯片一事。美方称此举是中美经贸谈判的一部分,但提及华为等中国企业已生产等效芯片,不希望中方实现国产替代。商务部表示,中美伦敦经贸会谈后,双方正推进落实相关框架细节,中方依法审批出口申请,美方于7月上旬取消部分对华限制措施。中方敦促美方摒弃零和思维,继续取消不合理限制,强调打压遏制无益于合作。此前5月,美方针对华为昇腾芯片加严管制,干预市场公平竞争,中方坚决反对并呼吁通过平等磋商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稳定。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链博会上表示,H20芯片解禁后或能部分恢复此前因中国出口限制导致的近1000亿元人民币损失。尽管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份额从95%降至50%,但解禁消息仍对国产芯片厂商形成冲击。华为、寒武纪等企业凭借昇腾芯片和推理模型抢占市场,寒武纪2025年Q1营收同比暴涨4230%,实现扭亏为盈。然而,受限于产能和技术封锁,国产芯片难以完全填补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微软、谷歌等大客户加速自研芯片,进一步威胁英伟达地位。未来AI芯片领域可能形成复杂场景用英伟达、简单场景用国产或自研芯片的混合格局。
原文链接
7月18日,据环球网报道,英伟达CEO黄仁勋上周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成功说服其推翻今年4月颁布的对华H20芯片销售禁令。黄仁勋强调,放弃中国市场将导致美国芯片业失去全球竞争力,建议通过赢得中国开发者支持巩固美国人工智能主导地位。知情人士透露,黄仁勋主张‘美国芯片应成为全球标准’,认为将市场让给本土竞争者是严重错误。英伟达投资人也认同该策略,视其为美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最佳路径。
原文链接
7月17日,全国产化“品原AI一体机”系列在深圳罗湖发布,搭载我国首颗量产交付的大算力AI芯片江原D10。该产品由品高股份与深圳江原科技联合研发,核心配置16张江原D10 AI推理加速卡,推理效率提升300%,在文本生成、图像识别等场景展现高密度算力优势。江原D10采用12纳米国产工艺,全流程依托本土产业链完成,实现大算力AI芯片的全面国产化突破。该芯片已于2024年第三季度回片点亮,并于2025年第二季度量产交付,标志着我国AI芯片领域的重要进展。
原文链接
7月初,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AI和半导体领域市值最高的企业,CEO黄仁勋身价飙升至1440亿美元。这一成就凸显AI算力的重要性及全球科技格局变化。同时,中国AI芯片市场面临算力封锁与需求激增的双重挑战,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1.3万亿元。清华大学教授尹首一提出STCO(系统技术协同优化)方法,整合芯片设计、制造工艺等环节以实现性能与成本平衡。此外,非GPU架构如可重构RPU芯片正崛起,清微智能等国内企业已实现高算力芯片量产,适配AI模型需求。未来,通过架构探索与工艺优化,国产AI芯片有望突破瓶颈,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17日,在2025 RISC-V中国峰会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表示,2024年全球RISC-V芯片出货量达数百亿颗,中国贡献超一半,并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等领域取得突破。史惠康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深化协同,共建繁荣生态;二是加速转化,推动规模化应用,巩固RISC-V在工业控制、边缘计算等领域的优势,同时拓展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等高价值领域;三是坚持开放,引领全球协作,支持中国企业与科研机构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贡献中国智慧。
原文链接
7月16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北京链博会演讲时身穿唐装亮相,引发关注。这是他一年内第三次访华,期间提到H20芯片重新获得出口许可,并宣布将在中国发售RTX Pro芯片,用于数字孪生和机器人领域。黄仁勋与雷军会面时表达了对小米汽车SU7 Ultra的兴趣,同时称赞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他还谈到硅谷AI抢人大战,认为Meta重金布局AI是明智之举。尽管英伟达刚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黄仁勋却坦言自己‘没有梦想’,财务自由30年后更专注于推动技术进步和帮助他人。
原文链接
7月16日,记者探访全球运营商最大单体液冷智算中心——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该中心智算规模达6.7EFLOPS,芯片国产化算力占比超85%,服务京津冀90%算力需求。中心2012年开工,2016年运营,总投资约400亿元,占地1402亩,采用液冷技术提升散热效率,2024年PUE为1.23,绿电占比69%。依托内蒙古气候与能源优势,年均气温7.7℃,显著降低用电成本。中心已落地九天大模型等训练任务,并赋能政务、能源、工业等领域,孵化40余款行业大模型。未来将按国家“十万卡级科技创新集群”要求推进基础资源储备,预计年内完成部分规划。
原文链接
7月16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华为AI芯片是否能在AI训练中取代英伟达。他表示,这只是时间问题。黄仁勋指出,英伟达已深耕30年,而华为仅用几年时间便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他坦言自己正以极高水平和难以执行的规模构建AI生态,但华为已能与英伟达相提并论,这充分说明了华为的实力。这一表态引发业界关注,显示出AI芯片领域竞争加剧。(财联社、第一财经)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