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5月29日,国家新型工业化操作系统——鸿道具身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正式发布,支持龙芯、华为、海光、英伟达、英特尔、高通等GPU/NPU架构,实现芯片-系统-应用的垂直整合。该系统由东土科技推出,采用“大脑-小脑协同”的类脑架构设计,具备强实时特性与安全隔离功能,支持从单体智能到群体智能的跨越。未来,鸿道操作系统将应用于工业制造、医疗健康、康养陪护等领域,尤其满足高精度控制需求。此外,该系统是国内唯一通过汽车、工业控制、医疗仪器、轨道交通四项功能安全认证的操作系统,构建了从芯片到应用的全栈安全防护体系,保障机器人在家庭场景中的物理接触与隐私保护安全。
原文链接
5月28日,湖南奥创普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钧犀资本领投,湘江国投、长财私募跟投。此轮融资将用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及人才引进,巩固其在芯片AOI检测设备和高端封装设备领域的地位。奥创普创始人王珲荣透露,公司今年收入有望达数亿元,同比增长超3倍。奥创普自研设备已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检测精度达30nm,AI算法检出率达99.9%以上。公司计划加速光模块、激光雷达等领域产品迭代,满足市场需求。预计到203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超1万亿美元,国产设备替代需求迫切。本轮投资方看好奥创普的技术实力与市场前景,认为其将在半导体领域持续引领技术创新。
原文链接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丝杠作为高性能传动部件,受益于工业母机自主可控和人形机器人市场的爆发。滚珠丝杠国产替代加速,且人形机器人市场增长显著,丝杠在人形机器人中的价值占比达19%。预计未来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将大幅超越工业母机市场。为满足需求增长,高效降本的加工工艺如旋风铣、以车代磨等将广泛应用,相关设备与耗材将受益。【财联社3月9日电】
原文链接
2025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提出加强异构算力建设、降低智能计算成本的提案。他建议夯实自主可控的智能计算基础,鼓励智能体大规模创新应用,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降低企业智能计算成本,提升计算效率。此外,他还提议推动链主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智能计算配额,实现产业智能计算普惠化。
原文链接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年会上宣布,公司将做全栈自主可控的大模型国家队,聚焦自主可控底座能力和重点应用赛道。刘庆峰透露,2025年科大讯飞将加强C端、做深B端、选择G端,以产品为核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目前,科大讯飞已与800多家央国企及行业龙头建立合作,央国企业务成为公司新战略根据地。面对算力短缺和竞争激烈的环境,科大讯飞正推进自主可控通用大模型底座升级,并通过GBC联动方式推进大模型应用落地。——1月25日
原文链接
12月12日,我国首台作业时速可达1000米/小时的水下敷缆机器人在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完成下水测试。该机器人具备履带和雪橇行走能力,并能实现“搜寻—挖沟—敷埋”一体化作业。其核心部件实现了100%自主可控,标志着该项目从理论研究阶段顺利过渡到样机实物阶段。项目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声-光-磁-电”多模信息融合的海缆探测定位方法,解决了水下敷缆作业机器人在低能见度水下环境中的海缆搜寻定位难题及近底水下导航失效问题。此外,项目团队还设计了履带和雪橇两种行进方式,以适应海底复杂环境,有效解决了机器人在稀软土海床行进困难的问题。
原文链接
【摘要】
9月12日,据天眼查App报道,昆高新芯微电子(江苏)有限公司完成了新一轮股权变更,新增了广汽集团的关联公司——广东广祺瑞昆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新股东。此次变更后,公司的注册资本从约1573.32万人民币增加至约1625.77万人民币。昆高新芯微电子(江苏)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由徐凌云担任法定代表人,其业务范围包括商用密码产品进出口、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及智能车载设备销售等。值得注意的是,昆高新芯是一家专注于自主可控模数集成芯片设计的企业。此次广汽的入股,或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在芯片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关键词】广汽、昆高新芯、股权变更、注册资本、模数集成芯片设计、芯片领域技术创新
原文链接
【中国联通】陈忠岳董事长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强调,中国联通正全力推进人工智能战略实施,致力于构建计算领先且自主可控的能力体系。通过迭代元景大模型,加速向万亿参数级别演进,并升级元景MaaS平台,以提升应用开发效率,丰富行业应用场景。目标是打造更懂客户需求、易于定制、高度可信的人工智能工具,满足各行业需求,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中国联通在技术创新上的决心,也为未来的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原文链接
天津市政府近日发布《2024-2026年天津市算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旨在提升本地企业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方案强调支持企业加速AI芯片布局,包括CPU、DCU、DPU和NPU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整合,推动国产化替代。同时,方案着重夯实自主可控软件基础,加速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软件开发,以适应国产硬件生态,强化天津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这一举措预计将在未来三年内实施,体现天津市对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追求和紧迫性。
原文链接
天津市政府发布《2024-2026年算力产业发展方案》,目标到2026年实现国产算力芯片占比超60%,建设5个智算中心和30+标杆应用。计划到2026年,天津智能算力规模达10EFLOPS以上,超级算力应用率超70%。方案强调国产自主可控技术,支持AI芯片布局,包括CPU、DCU、DPU和NPU等,以及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本地化。同时,发展算法模型,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应用,利用边缘计算解决自动驾驶问题,推进“车、路、云”协同的智能网联服务新业态。这一发展规划展示了天津在人工智能和算力产业的前瞻性布局。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