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中泰证券研报指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仍处快速发展期,尽管短期受医保控费影响,但创新驱动的进口替代和全球化布局仍是长期趋势。预计多重负面影响正逐步释放,2025年第三季度有望迎来器械板块阶段性拐点。看好三大方向:国产企业在政策扶持下加速进口替代;全球化布局企业突破海外市场;以及AI医疗、脑机接口等新兴主题投资机会。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被誉为“翻译界哈佛”的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MIIS)宣布将于2027年6月停招研究生,终止所有线下研究生项目及部分在线课程。财务赤字和AI翻译的崛起是主要原因,其年度亏损达2500万美元,全日制学生人数降至440人。微软研究显示,翻译职业在AI冲击下高居“易被取代”榜首。尽管AI翻译技术已实现毫秒级延迟和多语种实时对话,但在专业术语管理等领域仍需人工介入。业内人士感叹,AI正深刻改变行业生态,但专业能力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1日,高盛将寒武纪目标价上调至2104元,此前8月24日已从1223元调至1835元。寒武纪(688256.SH)因AI芯片国产替代需求暴涨,上半年收入增长43倍,净利润达10.38亿元,首次半年度盈利。8月28日股价最高触及1587.91元,单月涨幅134%,超越茅台,市值突破6200亿元。动态市盈率超400倍,滚动市盈率达5000倍。高盛预测,寒武纪未来需实现近10倍业绩增速以消化高估值,但客户集中、产品迭代及竞争压力仍存风险。国产算力需求推动寒武纪崛起,字节跳动是其最大客户,预计采购额达800亿。然而,国产芯片生态短板与国际巨头竞争仍是挑战。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HBM(高带宽存储芯片)技术成为AI算力竞争的核心。中国加速HBM国产替代,从原预计与全球领先水平相差8年缩短至4年左右。长鑫存储已量产HBM2,计划年底完成HBM3验证,并于2027年量产HBM3E。与此同时,SK海力士、三星和美光正迈向HBM4,英伟达则开始自行设计HBM基础裸片,预计2027年量产,推动定制化与架构融合创新。中国厂商在技术上快速追赶,但仍面临设备国产化率低等挑战。此外,英伟达布局HBM5时代,提交了“存储近计算”专利,预计2029年推出。随着AI模型对存储需求激增,HBM的突破将决定未来AI芯片领域的竞争格局。
原文链接
7月29日,微软发布研究报告,分析了受AI冲击最大的10大职业。研究基于美国用户与Copilot的超20万次对话数据,评估AI接管不同工作的可能性。结果显示,翻译和口译人员受影响最严重,因现代AI工具已能快速完成多语言翻译和实时语音旁白。历史学家、作家、销售代表和客服等职业也排名靠前,因这些岗位涉及大量信息处理和沟通任务,易被AI替代。相比之下,护理助理、按摩师和重型设备操作员等需实体操作的职业受影响较小。完整榜单包括口译员、历史学家、乘客服务员、销售员、作家、客服、数控程序员、电话接线员、售票员和广播DJ。
原文链接
标题:初级白领,最容易被AI替代?
正文:
面对AGI时代到来,人类如何找到不可替代的价值成为核心问题。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刘嘉教授在腾讯新闻直播中,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探讨。他提出,“双重进化”理论认为,人类需要同时驾驭AI技术发展和完成认知范式的自我革命。
AI并非人类的对手,而是“...
原文链接
7月3日,美国大型企业CEO们开始直白预测AI将引发裁员。福特汽车CEO称AI可能取代一半白领岗位,摩根大通预计运营人员减少10%。亚马逊CEO透露未来几年企业员工规模将缩小,目前其机器人数量已达100万台,接近与人类工人数量相当。Anthropic CEO警告未来1-5年可能有半数初级职位消失,失业率或达10%-20%。Shopify、ThredUp等公司高管也在推动岗位合并和招聘冻结。尽管部分科技高管认为影响被夸大,但AI对就业市场的冲击正促使企业快速调整策略。
原文链接
自2022年底ChatGPT问世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初级白领岗位造成显著冲击。英国招聘网站Adzuna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5月期间,英国初级职位数量减少31.9%,零售、物流、IT等行业受影响最严重。全球多国也出现类似趋势,高盛预测生成式AI可能取代3亿个全职岗位。英国电信集团计划用AI取代一万个职位,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毕业生招聘量下降44%。尽管专家称AI将创造新机会,但年轻人就业压力加剧,引发社会担忧。
原文链接
标题:人形机器人会取代酒店哪些岗位?
昨晚刷短视频时,我意外看到人形机器人在擂台上激烈对打。它们挥拳交锋,规则包括击中头部得分、摔倒扣分,甚至有起不来者直接判负。评论区一片惊叹,称其为《铁甲钢拳》的现实版。然而,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这种机器人如果放到酒店,岂不是能顶替三个人的工作?”
人形机器...
原文链接
标题:哪些人最易被AI淘汰
办公室里没有警报响起,也没有裁员通知,但你可能已经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变化:报表无需你处理,主管亲自撰写方案,那个“懂AI”的年轻同事成了项目负责人,而你被安排了看似次要但又不能忽略的工作。你并未懈怠,却从核心成员变成了边缘角色。这一切悄然发生,AI正以系统性方式逐渐取代...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