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高考期间(6月7日-10日),主流国产大模型对高考题采取了限制措施,无法解题或屏蔽相关功能。这一举措旨在防止作弊,保护高考公平性。虽然国产大模型在多项技术指标上接近国际领先水平,但在高考题解答上选择“降级”,是出于技术治理和内容安全的考量。同时,国外大模型如ChatGPT能高水平解答高考题,但国产模型因幻觉问题及监管压力,普遍回避高考题作答。尽管如此,高考结束后,相关功能有望恢复。此次事件反映了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边界问题,如何平衡技术发展与考试公平成为焦点。大学生群体对AI在期末考试中的使用也有讨论,表明AI已深入影响学习场景。未来,‘AI+教育’的探索将继续,但需明确使用场景与规则,避免破坏教育公平。
原文链接
英国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发现AI代考大学生在2023年夏季的雷丁大学在线考试中,94%的AI生成内容未被教师识别,且平均成绩高于人类学生。AI在简答题和论文题中表现出色,83.4%情况下成绩高于随机选择的同学。研究使用GPT-4生成答案,直接提交,仅通过调整格式以避免露出痕迹。尽管评分过程复杂,人类评分员的直觉并未有效察觉AI作弊。这项结果揭示了AI在学术考试中的「以假乱真」程度,引发了对教育公平和未来课程内容改革的讨论。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