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AI大模型迭代与应用落地推动算力需求增长,芯片功耗和算力密度持续攀升,液冷因散热效率高、部署密度大等优势,正逐步取代风冷成为主流。预计2026年全球AI液冷市场规模将达86亿美元,实现快速提升。其中,冷板式液冷有望率先实现规模落地。财联社于8月21日发布相关分析,显示液冷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原文链接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海外算力需求高涨正推动PCB量价齐升,预计2025年AI PCB市场规模将达56亿美元,2026年进一步增至100亿美元。尽管国内厂商加速扩产,但高端产能释放效率仍滞后于需求增速,供需缺口将持续存在。新工艺迭代升级(如结构融合、功能升级及材料突破)有望带来全新市场需求增量。未来,AI对PCB技术路径的影响将深化,包括CoWoP、正交背板替代铜连接,以及M9、PTFE等新材料的应用,市场前景广阔。
原文链接
8月6日,全球首部AI单元故事集《新世界加载中》正式收官,全网曝光量超13.7亿,播放量达1.97亿。该剧由快手可灵AI与星芒短剧联合出品,采用AIGC技术制作,涵盖历史、科幻等多元题材,登陆快手、哔哩哔哩、YouTube等平台。总导演陈翔宇表示,AI助力内容创意表达,或成下一代内容结构雏形。尽管AI技术降本增效显著,但人物表情僵硬等问题仍存,用户接受度较低。数据显示,2024年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预计2025年达634亿元。快手称将持续加码AIGC短剧,但从业者认为其商业化前景仍需市场检验。
原文链接
7月18日,AI陪伴玩具市场正以超20%年增速迈向580亿美元规模,中国2025年预计突破600亿元。记者在上海市走访发现,AI玩具吸引家长和上班族两大群体,前者视其为儿童智能伙伴,后者用作缓解孤独的‘电子宠物’。产品分智能玩偶和机器人两类,价格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如孩子王自研‘阿贝贝’与可立宝AI宠物狗‘Loona’受关注,LOVOT机器人则定位陪伴独居用户。尽管市场火热,但尚无现象级爆款,同质化严重且存在情感替代伦理争议。业内人士指出,上市公司加速布局,通过AI赋能传统IP提升互动体验,未来或成行业增长新引擎。
原文链接
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报告显示,生成式AI正为安全智能体提供关键能力支撑,2025年被视为安全智能体发展元年。IDC预测,到2028年,中国安全智能体相关应用市场规模将达1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30%。AI引领的新一代科技革命势不可挡,安全能力与AI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趋势。这一市场快速增长凸显技术革新与需求扩张的双重驱动,行业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原文链接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海底光缆市场规模预计2025-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13%。全球计划2026-2030年新建海底光缆长度约54万公里,较2021-2025年增长60%。海底光缆敷设深度达8000米,用于连接全球数据中心,行业壁垒高。AI推动互联网巨头加速建设,国内深海科技发展及海洋观测需求进一步提升市场潜力。中信证券预计中国将主导更多海底光缆项目,国内企业竞争力增强,龙头企业前景被看好。
原文链接
《科创板日报》3日消息显示,根据WSTS(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达到7009亿美元,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1.2%。从细分市场看,逻辑和存储器领域将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增长主要受人工智能、云计算基础设施及先进消费电子产品的强劲需求推动,预计涨幅达两位数。
原文链接
5月7日消息,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中国模型即服务(MaaS)及AI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追踪,2024 H2》报告,2024年中国MaaS市场规模达到7.1亿元,同比增长215.7%,显示出强劲增长趋势。同时,AI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也保持高速增长,全年市场规模达34.9亿元,同比增长126.4%。报告指出,2024年下半年,百度智能云凭借26%的市场份额,在中国MaaS市场排名第一。
原文链接
4月19日,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在北京举办,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天工Ultra’夺冠,用时2小时40分42秒。这场比赛吸引了12000名人类选手和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但目前机器人技术仍远逊于人类。专家指出,具身智能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4000亿元。比赛中,机器人展现了行走、奔跑等能力,但也暴露出关节精度、能耗效率等问题。尽管如此,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快速发展,中国已成全球重要市场,拥有超过80万家相关企业。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计划打造开源OS和开发者社区,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普及。
原文链接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2025年技术与创新报告》,预计2033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4.8万亿美元,接近德国经济规模。报告强调,人工智能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但其收益分布极不均衡,目前仅少数经济体掌握核心技术与资源,全球超四成企业研发支出由100家主要位于美中两国的公司占据。同时,不到三分之一的发展中国家制定了相关人工智能战略。报告呼吁各国尽快投资数字基建、提升能力并强化治理,以充分释放人工智能潜力,助力可持续发展。该报告于2023年4月3日发布。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