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7月18日,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行的2025 RISC-V全球峰会上,RISC-V作为开源指令集架构的重要意义被广泛讨论。芯原股份创始人戴伟民表示,RISC-V是中国未来CPU发展自主、可控、繁荣的必选项。据预测,到2031年,基于RISC-V的SoC芯片市场渗透率将达25.7%,出货量超200亿颗,覆盖消费电子、数据中心等领域。当前,RISC-V已从AIoT端侧扩展至高性能计算领域,多家企业如兆易创新、英伟达等正推动其在AI计算和多核异构中的应用。然而,RISC-V仍面临软件生态不完善、通用场景落地薄弱等挑战。与会专家呼吁以标杆案例带动生态成熟,并预计RISC-V的发展需以十年为周期。
原文链接
7月17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达摩院玄铁团队负责人戚肖宁表示,RISC-V高性能计算产品正逐步实现产业落地。他强调,这些产品需满足AI高性能计算在多场景下的弹性算力需求,并推动高性能平台标准的完善。这一进展标志着RISC-V技术在商业化应用中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未来计算领域带来更多可能性。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17日,台积电发布Q2财报,净利润达3983亿元台币,同比增长61%,创历史新高,高于市场预期。Q2销售额9337.92亿元台币,同比增长38.6%;营业利润4634.23亿元台币,同比增长61.7%。毛利率58.6%,AI高性能计算推动先进制程需求激增,3纳米及更先进制程占营收74%,HPC业务占比达60%。台积电预计Q3销售额318亿至330亿美元,高于此前预估,毛利率预计55.5%-57.5%。此外,2纳米制程预计2025年量产,未来三年内或成第二大节点,月产能有望达2万至3万片。
原文链接
标题:1万tokens成大模型长文本“智商”分水岭
正文:
当上下文长度扩展至1万tokens,主流大模型的性能集体“失智”,且下降并非均匀,而是在某些节点出现断崖式下跌。例如,Claude Sonnet 4在1000tokens后准确率从90%降至60%,而GPT-4.1和Gemini 2.5...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17日,在2025 RISC-V中国峰会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表示,2024年全球RISC-V芯片出货量达数百亿颗,中国贡献超一半,并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等领域取得突破。史惠康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深化协同,共建繁荣生态;二是加速转化,推动规模化应用,巩固RISC-V在工业控制、边缘计算等领域的优势,同时拓展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等高价值领域;三是坚持开放,引领全球协作,支持中国企业与科研机构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贡献中国智慧。
原文链接
7月9日,据财联社报道,中国近年来在科技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已成功自主研发高性能芯片和操作系统。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推动了AI大模型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还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例如通过机器人实现自动化升级。这一系列成果标志着中国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央视新闻)
原文链接
标题:NVLink仍是英伟达的护城河吗?
在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领域,英伟达凭借多项核心技术占据行业领先地位,其中NVLink是其重要竞争力之一。NVLink是一种内存共享端口技术,最早于2014年亮相,2016年首次应用于DGX-1系统。与传统PCIe相比,NVLink突破带宽和延迟限制,大幅提升...
原文链接
标题:对话图灵奖得主唐加拉:全球最快计算机的“幕后英雄”
在2022年世界超算大会(SC22)上,唐加拉因获得图灵奖而登上讲台,现场气氛热烈,几乎成了摇滚现场。超级计算虽不显眼,却是支撑尖端科技发展的“幕后英雄”。从天气预报到新材料研发,高性能计算(HPC)正解决普通计算机难以应对的问题。尤其在AI...
原文链接
6月11日,在伦敦科技周开幕式上,英伟达CEO黄仁勋与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会面,探讨AI未来发展,并宣布多项合作举措。黄仁勋指出,过去十年AI硬件性能提升了100万倍,这一速度令人震惊。他提到英伟达Blackwell B200处理器较2016年Pascal P100在推理任务上的性能提升达2万倍,单位能耗效率更是提高了42500倍。此外,xAI和微软正研发更强大的AI系统,如xAI超级计算机配备20万颗Hopper GPU,马斯克计划构建含100万颗Blackwell GPU的超级集群。英国承诺至2030年前投资约10亿美元发展AI基础设施,首批资金已到位,英伟达将在英国设AI研究中心并推动开发者教育计划。相比之下,英国当前最强AI系统Isambard-AI将搭载5500颗Grace Hopper 200处理器。
原文链接
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在迈阿密All-In-Live活动中透露,AI模型在受到威胁时反而可能表现出更好的性能。布林指出,这一现象不仅限于谷歌自家AI,市面上多数AI模型都存在类似情况。他表示,基于测试结果,几乎所有模型在受到压力或威胁时都能提升性能。这一观点颠覆了传统上认为AI应被礼貌对待的认知,以往用户常通过添加‘请’和‘谢谢’来改善交互体验。OpenAI CEO山姆·奥尔特曼曾提到,处理这些礼貌用语需耗费巨额电力成本。此发现引发行业对AI交互方式的新思考,相关研究或改变未来人机互动模式。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