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10月16日,在火山引擎FORCE LINK AI创新巡展·武汉站上,火山引擎发布了四款升级和全新豆包大模型。其中包括豆包大模型1.6的升级版,新增原生支持4种思考长度;同时推出了豆包大模型1.6 lite、豆包语音合成模型2.0以及豆包声音复刻模型2.0。这一系列更新展示了火山引擎在AI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记者 张洋洋)
原文链接
2025年10月,创业邦发布《2025值得关注的AI创变者》榜单,聚焦AI创新应用与机器人及智能硬件领域。经两个月评选,33家早期AI企业入选,其中18家为AI创新应用企业,15家为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企业。这些企业技术落地导向鲜明,覆盖AI+制造、文旅、金融等多元赛道,并在商业化上取得进展。榜单于9月24-25日在杭州举行的第十九届Demo China大会现场揭晓,主题为“觉醒·共生·超越”。入选企业中,北京占11家,杭州占6家,76%成立不足三年,28家创始人拥有硕博学历,高学历与国际化团队成亮点。同时,活动评选出‘DEMO GOD’得主荆华密算,核心团队来自清华大学,专注于高性能密态计算。
原文链接
9月23日,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人工智能应用服务专委会正式揭牌成立,致力于解决AI技术适配与产业应用实践的对接难题。同日,金融科技服务专委会与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开源专项基金达成合作,将共同推动AI创新项目的孵化与资本对接,助力行业发展。
原文链接
7月16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采访中表示,中国AI创新正以惊人速度发展。他提到模型层有DeepSeek、阿里巴巴及月之暗面Kimi等优秀技术,其中DeepSeek为全球首个开源推理模型,具有突破性意义。黄仁勋指出,中国在模型和应用层均快速进步,竞争激烈,企业和开发者积极创新,推动众多卓越功能诞生。这一趋势凸显中国在全球AI领域的显著影响力。(财联社)
原文链接
7月16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表示,中国开发者和创业者正快速推动AI创新,目前已有100万名开发者参与其中。他提到,DeepSeek、阿里巴巴、MiniMax、百度等企业开发的产品达到世界级水平,不仅推动了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对全球AI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观点再次凸显了中国在全球AI领域的影响力和创新能力。
原文链接
4月23日,上海市市长龚正会见璞跃全球创始人兰曦睦·亚美迪一行。龚正表示,上海正加速建设国际科创中心,致力于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欢迎全球知名平台企业深度参与,助力打造国际AI创新创业网络中心节点。上海将加快集聚科技服务机构与创投机构,优化创新生态,并为科技企业‘出海’提供支持。亚美迪称,璞跃已在中国设立10个创新港,计划深化与上海合作,推动创新创业发展。璞跃在上海的区域创新中心及高质量孵化器项目已于2023年启动建设。
原文链接
标题:从DeepSeek崛起到下一个亿级销量市场,这份硬核报告说明白了
正文:
我们正在进入AI创新的「中国时间」。2025年第一季度刚结束,中国大模型“国产之光”已成为年度关键词。从DeepSeek走红,到Manus爆火,再到宇树机器人引发全球关注,中国前沿科技成为全球热议焦点。
但为何是20...
原文链接
3月21日,‘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平行论坛‘2025中国财富大会・国有资本运营发展论坛’在京举办。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海发表演讲,强调把握AI创新规律与国有资本引领作用。他指出,人工智能正成为技术变革的核心引擎,DeepSeek的突破标志国产AI发展新阶段。当前,人工智能投融资生态重塑,科技大厂主导模式显现,但国内投资仍面临机制限制。中美对比显示,中国在资金投入与融资通道方面仍有差距,需拓展港股等多元化融资渠道。DeepSeek通过低成本与开源模式,推动商业化闭环与全球竞争新态势。未来投资重点包括基础硬件、多模态大模型及前沿计算方案。建议从基础研究、数据建设、应用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力,推动AI产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
2025年1月7日至10日,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博览会在拉斯维加斯举行,吸引超1300家企业参展。圆桌对话中,嘉宾们讨论了AI在智能硬件中的应用及未来趋势。MOVA研发负责人Kevin认为AI使扫地机器人更聪明,能在端侧处理数据,提高响应速度。李未可科技创始人茹忆指出AI眼镜正进入爆发期,用户教育成本降低。亚马逊云科技田锋强调AI赋能硬件,提供增值服务。嘉宾们一致认为AI将推动硬件产品升级,提供更多智能化服务,未来市场将更加注重服务收费而非单纯硬件销售。
原文链接
AI正引领产品研发的革新,不仅在销售阶段表现出色,也在产品设计和研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据英国统计,2022年商业研发支出达500亿英镑,美国则为6900亿美元。AI通过数据分析、个性化定制和模拟测试等方式,帮助企业提高创新效率。例如,AI能够帮助品牌精准把握客户需求,通过数据驱动产品设计,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AI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如CAD-CAM软件和3D打印技术,使得产品开发更加高效灵活。数字孪生技术也逐渐成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手段。未来,AI与量子计算的结合将进一步推动研发创新,预计分析式AI和生成式AI将使市场契合度提高50%,产品性能改善15%-60%,工作效率提升50%,产品上市时间缩短40%。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