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AI撬动中国经济新范式
AI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不仅有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还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当前,中国经济正从政策驱动的“0到1”阶段迈向业绩驱动的“1到10”阶段。这一过程虽伴随泡沫与调整,但其深远影响将超出想象。投资AI,本质上是在投资中国经济的未来。
随着寒武纪股价飙...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OpenAI宣布计划在印度建设一座容量至少为1GW的超算中心,作为其“星际之门”计划在亚洲的首次大规模扩展。该项目可能于奥特曼本月访问印度时正式公布,显示出印度市场对OpenAI的战略重要性。印度已成为OpenAI第二大市场,ChatGPT活跃用户增长迅速,未来有望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市场。此外,OpenAI为印度推出低价定制服务ChatGPT Go,并提升对印度多语言的支持。与此同时,“星际之门”计划已在美国、中东和欧洲布局多个数据中心,总规模达数吉瓦级。奥特曼近期淡出日常管理,专注于全球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彰显其掌握未来AI算力的野心。
原文链接
标题:OpenAI的命门,决定了大模型公司的未来
如果Scaling Law是提升大模型能力的关键标尺,那么“算力成本控制”就是行业发展的基石。2025年初,DeepSeek因大幅降低推理和训练算力成本而在开源社区爆火,其成功秘诀在于MoE架构的应用,这种架构能有效减少算力消耗。然而,OpenA...
原文链接
标题:加码AI生态 世纪华通加速建设“ALL IN AI”新框架
正文:
世纪华通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7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29.33%。亮眼业绩背后,AI技术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重塑其全业务链条。尽管财报中AI相关收入尚不及成熟的游戏业务,但在研发、美术、测试、客服等环...
原文链接
9月2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通知,启动2025年度‘人工智能+’行动项目申报工作。通知明确,将加强智能算力供给服务能力,支持人工智能高性能训练、推理芯片及端侧芯片的研发与应用。同时,支持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系统,推动适配异构芯片的训练与推理协同优化技术,加速超大规模智算集群的技术突破与组网应用。这一举措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提升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实力与产业竞争力。
原文链接
9月1日,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张铠麟表示,将持续优化智算资源布局,并在算力等领域发放“人工智能券”,降低研发使用成本。同时,将打造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应用中试基地,汇聚行业优势资源,减少技术应用门槛。此外,深化关键场景应用,面向重大战略需求开展联合攻关,提升人工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促进智能终端普及,还将创新消费补贴方式,推动更多优质人工智能产品惠及民众。(经济参考报)
原文链接
9月1日,中信证券研报指出,阿里巴巴25Q2财报显示其资本开支和云业务均实现高增长,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三位数增长。尽管地缘政治影响海外算力芯片供应,阿里仍加大AI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国产AI芯片自主可控进程。中信证券认为,国内云厂商将因AI需求驱动重回资本开支高速增长通道,并推荐关注在国产算力浪潮中受益的AIDC、服务器与网络设备及上游交换芯片相关厂商。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31日,华为监事会主席郭平在与新员工座谈中表示,华为正探索AI变现路径,目标成为全球AI算力的‘第二选择’或‘另一个选择’,并追求在算力领域比肩美国、领先国内。他强调,华为将在六大方向发力:包括终端设备AI化、智能驾驶和车业务升级、电信网络‘自动驾驶’、ToB领域行业赋能,以及内部运营优化。此外,郭平提到AI芯片领域的技术迭代迅速,人才是关键,鼓励员工深耕专业领域,而非一味追求管理岗位。他还指出,管理岗位应是能力提升的自然结果,需承担更大责任与挑战。
原文链接
自9月1日起,重庆市将实施AI算力券政策,采用“即申即发”方式,支持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租用智能算力资源。申请者需在国家(西部)算力调度平台注册并提交相关材料,经审核后获取电子算力券。算力券按实际算力服务金额的20%补贴,每单位每年最高补贴100万元,且仅限申领对象使用,有效期1年。全市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算力券兑现,按“先申先兑”原则,原则上每年兑现1至2次。官方鼓励优先租用绿电占比80%以上、PUE1.2以下的绿色智能算力资源。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30日,寒武纪作为国内AI芯片领域先行者,正迎来关键发展期。公司由陈云霁、陈天石兄弟于2016年创立,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研发,2020年登陆科创板。尽管面临英伟达等巨头垄断及华为断供等挑战,寒武纪通过差异化策略专注底层硬件与工具链,2022年推出比肩英伟达A100的思元590芯片。2025年,其营收预计10-12亿元,创始人陈天石以870亿身家成江西首富。目前,中国企业AI算力投入约1200亿美元,国产芯片缺口达150-200万张,寒武纪有望凭借性能提升70%-80%的下一代产品承接超30%需求。未来,寒武纪将在自动驾驶、大模型训练等领域寻求突破,目标成为智能时代底层引擎。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
AI热搜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