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财联社10月21日电,浙江发布《推动智能体创新应用的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实现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打造10个行业领先开发平台、100个高价值场景和1000项智能原生产品,推广至1万家企业。到2030年,智能体应用普及率将超90%,形成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新形态,打造全国“人工智能+”应用高地。
原文链接
2025年10月16日,上海中心举办“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论坛上,7名来自资产管理机构的数智技术中高级管理人员获颁上海资产管理协会认证的“人工智能+资产管理”(AIAM)复合型应用人才证书。该类人才被列入上海市重点领域金融类‘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同日,上海资产管理协会为首批42名AIAM人才发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证书,标志着人工智能与资产管理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进入新阶段。
原文链接
10月13日,据央视财经报道,国务院于8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推动AI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目标是到2030年,我国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业界正加速推进智能体落地,通信运营商等各方将其视为继大模型后的重点方向,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助力实现普及目标。
原文链接
9月25日,京东物流在JDDiscovery-2025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发布“超脑大模型2.0”和“异狼”具身智能机械臂系统,推动物流行业从“辅助决策”迈向“具身执行”。超脑2.0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物流最优规划,提升作业效率近20%,并支持多设备协作;“异狼”机械臂可解决非标包裹自动化码笼难题,已在多地智能园区常态化运行。二者协同形成“云端智能—终端执行”闭环,助力构建“人工智能+”物流生态圈。此外,“狼族”系列智能设备覆盖全场景应用,显著降低物流成本。专家认为,京东物流正引领行业向认知化智能跃迁,为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提供创新方案。
原文链接
9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了李强总理在全球发展倡议高级别会议上提出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倡议》。该倡议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民生福祉、科技进步、产业应用、文化繁荣和人才培养五大方向,呼吁各国结合自身国情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并加强政策交流与务实合作。这一倡议被视为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强调以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原则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原文链接
9月21日,经济日报发文指出,《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引发社会关注。国家发改委强调,发展‘人工智能+’需避免无序竞争和一哄而上,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推进。文章提到,新技术、新业态发展需要资源投入,但若产能扩张过快,可能抑制产业良性发展,违背政策初衷。只有在技术突破、应用落地及商业模式创新等关键环节打牢基础,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推进‘人工智能+’应坚持循序渐进与合理布局,为产业健康发展划定明确方向。
原文链接
9月9日,工信部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并赋能新型工业化。方案将明确重点行业智能化转型任务,并发布制造业企业AI应用指南。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2020-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从26.6万亿元增至33.6万亿元,对全球增长贡献率超30%;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居世界第一,2024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此外,“十四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加13.8万家,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达7.9%和8.7%。
原文链接
9月8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首个行业层面落实“人工智能+”行动的政策。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电力系统作为能源领域核心,“人工智能+能源”将加速电力市场化建设,包括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发展,推动电力数智化产业迎来重大机遇。据保守估算,2030年电力数智化市场规模或达1800亿元。建议关注电力IT、能源大数据、算电融合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及AI赋能下的电力市场参与主体。
原文链接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于9月5日在重庆开幕,为期4天。本届博览会聚焦“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主题,集中发布100余项行业新标准、新产品、新技术,涵盖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原文链接
2025年,中国互联网进入‘人工智能+’新周期。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后,科技巨头如阿里、腾讯、百度加速布局AI领域,资本开支大幅增长。二季度财报显示,三家公司合计资本支出达615.83亿元,同比增长168%。阿里云AI业务连续八季度三位数增长,腾讯企业服务收入增速回升,百度非广告收入增34%。从‘连接赋能’转向‘智能驱动’,巨头们深耕产业场景,聚焦算力、数据中心等底层设施。中国凭借复杂消费市场、庞大制造业体系及国产算力供应链优势,快速落地AI应用,如电商推荐、工业质检等。全球竞争中,中国企业正从‘追随者’转为‘定义者’,技术与生态推动新增长周期到来。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