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9月2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启动2025年度“人工智能+”行动项目申报工作。聚焦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推动人工智能与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等领域深度融合,重点提升模型基础、语料服务、算力供给等能力。目标到2027年底,打造不少于10个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突破100项核心技术,建设200个标杆示范应用项目。其中包括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在物流装配、工业制造、医疗康养等场景的应用示范,推动创新场景落地。
原文链接
9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透露,为落实《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相关部门将出台配套文件。文件将聚焦6大行动重点行业领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各行业目标、方向与举措。同时,分层分行业推进标准制定,促进语料数据、模型和智能体协议等标准化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多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经济参考报)
原文链接
8月29日,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发展“人工智能+”要因地制宜,避免无序竞争和盲目跟风,推动各地根据资源禀赋科学规划发展重点。同时,将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长效机制,支持民间投资进入铁路、核电等领域,并加快基础设施REITs发行。此外,发改委将治理部分领域的无序竞争问题,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动方案,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在消费领域,将加快出台人工智能加消费等政策,扩大优质供给,促进文旅、赛事等服务消费,激发市场活力。
原文链接
8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明确的AI应用普及率量化目标,并将智能终端普及率纳入政府KPI。文件规划到2027年,AI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到2030年超90%,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新阶段。市场反应迅速,8月27日开盘,人工智能相关ETF涨幅居前,多只基金涨超7%。基金公司解读称,政策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推动AI产业落地,涵盖算力、模型、场景等方向,尤其关注下游应用领域。多家机构看好AI赋能消费电子、机器人、智能驾驶等行业,认为国产算力和AI应用企业将显著受益。
原文链接
8月28日,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国务院推出“人工智能+”行动意见,将推动AI应用全面落地。政策明确消费、产业、民生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强化模型、数据、算力等八大基础支撑,较“互联网+”实现全方位升级,促进AI从试点走向规模化普及。传媒行业已在智能体、AI助理及AIGC内容领域积极布局,预计政策实施将加速需求端扩容与生态繁荣,并提升文娱、广告、电商、教育、医疗等行业渗透率。中信证券维持传媒行业“强于大市”评级,认为AI应用普及有望迎来新机遇。
原文链接
8月2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指出,我国正从“互联网+”向“人工智能+”战略跃升。他强调,应以“人工智能+”为支点,细化落实《意见》任务,强化政策协同与资源配置。具体措施包括优化产业环境、推动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加速行业全面渗透、完善数据与模型等新型基础设施、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以及筑牢智能时代安全屏障,全面提升全民“智能素养”,确保高可靠安全发展。
原文链接
标题:一文看懂“人工智能+”:十年一遇的大机遇
昨晚,一份重磅文件《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刷屏朋友圈,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作为AI行业的从业者,我读完后感到无比兴奋。这份文件的重要性,可能远超十年前的“互联网+”指导意见。当年很多人没看懂“互联网+”,结果短短几年内,美团、滴...
原文链接
8月27日,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目标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普及率超90%。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重点方向,有望在技术、基础设施及法规体系等方面获支持,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中信证券建议关注具身智能产业链高技术壁垒龙头及新技术带来的颠覆性机遇,同时留意新进玩家的交易性机会。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优化应用环境、建设中试基地、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等措施,打造AI应用服务链。中国信通院预测,未来三年AI在企业流程中的渗透率将达10%-20%,五年内升至30%-50%,十年内突破50%-80%。中航证券认为,2025年将是AIAgent能力平台化元年,商业化拐点临近。相关企业如中科金财已开发多款AI Agent产品,洲明科技则依托自研模型和平台整合多种AI能力,助力行业发展。
原文链接
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六大重点行动,明确2027年、2030年和2035年三阶段目标。到2027年,人工智能将与六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智能经济核心产业快速增长;到2030年,智能经济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社会新阶段。文件首次提出第一、二、三产业全要素智能化转型路径及“人工智能+”全球合作模式,并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引入科学智能范畴。专家指出,中国凭借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体系和丰富应用场景,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系统性优势,未来将推动AI技术从应用领跑向技术引领跨越。政策实施后,AI将加速融入医疗、教育、工作等领域,惠及民生。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