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截至7月17日,广东省新增6款完成登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累计已有23款类似服务完成登记。这一进展表明广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发展与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丰富了市场选择并推动技术应用落地。
原文链接
7月11日,广东卫健委宣布全面上线人工智能辅助影像阅片系统“粤医智影”,旨在提高影像诊断质量和效率,减轻医生工作压力。该系统基于广东省远程医疗平台,覆盖CT肺结节、CT肺炎等7类常见检查,可智能分析医学影像并生成辅助诊断报告。目前,已有2093家医疗机构接入平台,医生可免费使用系统,无需额外投入资金。影像数据存储于广东省政务云平台,并定期销毁,确保患者信息安全。广东卫健委强调,该系统为辅助工具,诊断结果仅供医疗人员参考,不能直接用于诊疗。
原文链接
7月11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宣布全面上线人工智能辅助影像阅片系统“粤医智影”。该系统基于广东省远程医疗平台开发,覆盖CT肺结节、CT骨密度、CT肺炎、CT肋骨骨折、DR肺结核、DR四肢骨骨折及CT冠脉钙化积分等7类常见检查项目。系统旨在提升影像诊断质量和效率,减轻医生工作负担,为医疗行业带来创新技术支持。这一举措展现了广东在智慧医疗领域的领先探索。
原文链接
2023年6月28日,广东省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广州正式成立。该委员会由59名来自广东省科学院、鹏城国家实验室、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以及百度、科大讯飞、优必选等知名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专家组成,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成立,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负责业务指导。技术委员会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算力基础设施和创新资源,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助力广东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
财联社4月24日电,广东省工信厅总经济师邹勇兵在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核心企业超1500家,包括24家独角兽企业和92家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此外,广东已发布63个大模型,同样位居全国前列。今年2月,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省长王伟中担任组长,正强化全省算力基础设施规划,优化布局。邹勇兵称,广东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优越的生态及丰富的应用场景,将在领导小组推动下加速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
原文链接
4月20日,广东省长王伟中在江门市台山市、江海区调研经济工作,听取江门市经济运行情况汇报。他强调,江门应抓住发展机遇,利用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战略通道,通过基础设施联通和营商环境改善,深化与深圳、东莞等东岸城市的产业对接,吸引优质资源,提升城市能级,打造大湾区新增长极。同时,江门需聚焦实体经济,推进制造业发展,加速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强化产业链招商,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家电、摩托车、食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并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
原文链接
4月10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2+1’方案。根据方案,7-8年级的初中生需保证每两周至少1课时的人工智能课程。该方案由高校专家与中小学教师共同制定,强调课程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具体课时要求为:小学1-4年级每年不少于6课时,5-6年级每年不少于10课时。广东省教育厅表示,此举旨在推动基础教育阶段的人工智能普及,提升学生数字素养。
原文链接
广东近日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该纲要由广东省教育厅组织高校专家及中小学教师共同制定,包括“两大素养框架”和“1个课程纲要”。两大素养框架分别针对教师和学生,课程纲要对课时、资源及平台提出具体要求。小学阶段,1-4年级每年不少于6课时,5-6年级不少于10课时;初中阶段每两周至少1课时,需与现有课程整合避免重复。高中阶段则在高一或高二每两周一课时深化学习。此纲要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提升学生与教师相关素养。
原文链接
4月10日,广东省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方案,明确1-4年级每学年AI课时不少于6节,5-6年级不少于10节,初中7-8年级每两周1节,高中阶段高一或高二每两周一节。该方案包含“两大素养框架”和“1个课程纲要”,分别为教师与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框架及课程指导纲要。广东同时计划制定AI工具与国家平台融合应用指南。此前,北京宣布自2025年秋开始,全市中小学开展AI通识教育,每年不少于8课时。
原文链接
财联社4月1日电,广东计划在2025年投入262亿元支持‘制造业当家’战略,重点涵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此举旨在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助力广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此次资金安排体现了广东对先进制造业的高度重视,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