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临近毕业季,高校纷纷引入AI生成内容(AIGC)检测,要求人文社科类论文AI生成占比不超20%,理工医科类不超15%。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校已实施检测,但标准各异。检测费用由知网、维普等机构提供,知网按2元/千字符收费。伴随需求增长,灰色产业链兴起,出现“降手”服务,以低价吸引学生,收费约10元/千字。然而,不少学生反馈效果不佳,甚至导致AI率上升,且存在“降手”失联问题。此外,部分商家出售自研AI检测工具,宣称能有效降AI率,但实际效果存疑。专家指出,AI检测缺乏明确量化标准,降AI方法模糊,市场混乱亟待规范。
原文链接
深夜11点,某AI软件陪聊群活跃异常,短短一小时内涌入几十个新账号。DeepSeek等AI伴侣应用凭借定制化功能迅速走红,预计2027年AI陪伴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然而,AI陪聊市场繁荣背后存在诱导性收费、内容偏差等问题。部分平台利用色情暗示吸引用户,甚至无限制推送露骨内容,且未对未成年人设置有效门槛。例如,某F平台的AI角色无需调教即可触发违规内容,收费模式更是暴利,普通会员年费高达638元。此外,开发者通过玩家拉人头推广,成功邀请一人可获200积分奖励,部分平台还隐藏拒收选项诱导用户接收性暗示信息。尽管平台推出公约限制违规内容,但仍难以杜绝擦边球现象。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指出,此类行为违反相关规定,但隐晦内容难以被现有机制过滤。
原文链接
近期,AI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韩国"N号房"事件的余波未尽,AI换脸技术又成为了舆论焦点。在小红书、闲鱼等平台,大量"AI美女视频"教程以低价吸引用户,实质上是推广各种灰色业务,如高价课程和流量变现项目。商家声称只需简单操作,就能实现脸部替换,从而在短视频平台吸引关注。然而,这些教程背...
原文链接
AI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在“AI换脸”领域尤为突出。近期,韩国曝出利用深度伪造技术换脸制作淫秽内容的事件,再次揭示了AI技术的潜在风险。伴随AI技术的普及,以“AI美女视频”为名的创业项目和灰色产业链开始兴起。在闲鱼、小红书等平台,1元AI换脸教程泛滥,吸引大量用户尝试生成AI美...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