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10月22日,Netflix在季度财报中宣布全力投入AI技术,称其能提升创作者效率和会员体验。公司CEO特德・萨兰多斯强调,AI是辅助工具,无法取代真正的艺术家,并提到已用于实际制作,如《The Eternaut》中的建筑倒塌场景及《Happy Gilmore 2》的年轻化特效。他表示,AI可帮助更快、更好地讲故事,但不会追求新奇而盲目使用。针对AI可能取代创造力的担忧,萨兰多斯回应称并不担心其对影视业务的影响,同时承认生成式AI比传统特效快10倍。
原文链接
标题:我们正在被“AI屎”喂饱?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崛起深刻影响了内容创作领域,尤其是自媒体行业。作为一个通信科普自媒体博主,我在观察和尝试拥抱AIGC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看法。以下是核心观点的分享。
一、AIGC对互联网内容生态的影响
AIGC大幅降低了内容创作门槛,导致创作者...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AI技术正深度渗透新闻与内容创作领域,引发行业巨变。Perplexity提出以345亿美元收购Chrome,试图掌控信息入口,其AI新闻聚合功能Discover通过结构化页面提供全景式热点摘要。同时,Particle.news上线,利用AI生成多源新闻摘要,突出关键事实与原始信源。调查显示,57%的记者认为AI将取代更多岗位,超70%预计未来几年内自身工作受冲击。AI生成内容在社交平台崭露头角,观众对AI内容接受度提升,尤其年轻一代更关注娱乐性而非来源。AI重塑新闻生产流程,接管基础报道,人类专注于调查与判断。用户阅读体验趋向高效、个性化与互动化,人机协作或成新常态。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18日,AI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新闻与内容创作行业。哥本哈根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研究显示,超70%的记者认为未来几年AI将取代其工作,引发对新闻从业者‘缓慢灭绝’的担忧。同日,AI初创公司Perplexity提出以345亿美元收购谷歌Chrome浏览器,意图掌控全球资讯入口。其推出的AI新闻聚合功能Discover通过实时抓取全网信息,生成结构化、交互式内容,革新了新闻阅读体验。此外,AI驱动平台Particle.news也通过多源摘要和个性化推送改变了新闻获取方式。AI不仅冲击新闻业,还渗透至短视频、图片等内容创作领域,许多年轻观众已接受AI生成内容。未来,AI或将接管基础报道,而人类专注深度调查与价值判断,形成人机协作新常态。
原文链接
自2024年起,AI生成视频技术迎来爆发式增长,以OpenAI的Sora为代表,突破了时长、清晰度与逻辑一致性等瓶颈。随后,Runway Gen-3、快手可灵等模型相继推出,2025年上半年更是呈现井喷趋势,阿里、字节等大厂及MiniMax等创业公司纷纷入局。尽管市场尚未形成头部垄断,但快手、字节等国内厂商在评测和用户使用率中位列第一梯队。AI大幅降低了视频制作成本,满足短视频需求,成为创作者增效工具。然而,模板化生产虽高效却难以创造经典内容,部分厂商如Runway转向高端影视领域,探索高质量生成模式,定义AI工具的使用边界仍是行业关键问题。
原文链接
2025年3月,前百川智能联合创始人焦可离职创业,7月推出AI播客产品“来福”,主打AI生成播客内容。用户可通过语音或文字交互生成个性化播客,测试显示生成内容质量较高但偶有失败情况。截至8月2日,产品下载量约2000次。同期,国内多款AI生成播客工具上线,如ListenHub、豆包和Coze,均以“人机共创”模式提效非访谈类播客制作。然而,AI生成内容在娱乐、知识类播客中难以替代人类创作,更适用于新闻类播客场景。尽管技术达到及格水平,但AI播客与头部内容竞争仍面临挑战。
原文链接
标题:一个APP就能拍短片!人物、字幕、BGM……AI全搞定
正文:
只需一个APP,输入简单的提示词,AI不仅能生成视频,还能“自带演员”。剪映旗下的创作Agent小云雀推出了智能生成功能,可生成数字人形象,并保持角色一致性,甚至支持多角色同框。用户只需提供剧情思路,分镜、台词、字幕、配乐等都...
原文链接
2025年,AI制作短视频在抖音等平台迅速走红,零基础创作者也能快速涨粉。6月起,账号“小确幸”30天涨粉20万,国外博主“Pablo Prompt”视频播放量超2.5亿。AI工具如Sora、Veo 3助力内容创作,行业市场规模预计突破7000亿元。但平台监管趋严,抖音于5月启动“AI起号”专项治理,9月将实施《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目前,商单和比赛奖金成为主要收益来源,头部博主报价达1秒1万元。尽管技术迭代快,从业者短期内仍乐观,预测AI短剧或成下一风口。
原文链接
标题:Vibe Coding? Vibe over Coding!
2025年7月12日,硅星人主编王兆洋在杭州Cursor中文社区的线下meetup上分享了如何用Cursor进行高质量内容创作的实践。尽管Cursor是一款AI编程工具,但许多人将其用于内容创作,多是“小红书爆款文案”式的批量生...
原文链接
标题:AI分身创造新经济,人人可当创作者的时代来临
你可能没注意到,AI已经开始替你“创作”了。最近听的歌、刷到的直播、点开的短片,背后或许根本没有真实的人。比如,前英国模特Katie Price打造了一个24小时在线的AI数字分身,收入甚至超过了她真人运营的OnlyFans账号。许多创作者也在...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