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7月2日,在智谱开放平台产业生态大会上,智谱CEO张鹏宣布将在上海启动端侧伙伴计划。该计划将提供三方面支持:技术上,基于AutoGLM技术进行场景共创模型的联合训练、微调及token调用;资金上,通过智谱Z基金对开发者进行扶持投资;此外还将提供大模型培训、专家网络及客户资源支持。此举旨在推动本地产业发展,强化生态合作。记者:张洋洋。
原文链接
6月19日消息,彭博社报道显示,马斯克旗下的xAI公司因开发Grok等AI模型,每月耗资高达10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年烧钱规模将达130亿美元,而今年营收预估仅5亿美元,2026年虽增至20亿美元,但仍远不及支出增速。xAI自2023年成立以来已筹资140亿美元,但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仅剩40亿美元现金,按当前烧钱速度,第二季度资金将耗尽。为缓解资金压力,xAI计划通过债务和股权融资93亿美元。尽管xAI依赖X平台免费数据和自有算力,但其营收仍显著落后于OpenAI(预计127亿美元)。
原文链接
4月3日消息,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在“投资上海”广告产业推介会上发布37项政策,支持数字广告业高质量发展。这些政策涵盖资金支持、税费减免、人才激励及鼓励创新等多个方面。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广告监督管理处处长张红冰介绍,近期将联合市财政局和市发改委出台《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广告方向实施细则》,推动亿元级专项资金支持落地,预计下半年起接受企业申报。此外,为减轻企业在AI技术应用上的成本压力,上海计划每年提供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助力初创及创新企业降低智能算力、语料库等资源使用成本。
原文链接
财联社4月1日电,广东计划在2025年投入262亿元支持‘制造业当家’战略,重点涵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此举旨在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助力广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此次资金安排体现了广东对先进制造业的高度重视,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原文链接
澜码科技,一家曾获Atom Capital和IDG投资的AI公司,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危机。2025年初,澜码未能按协议支付员工薪资,涉及金额超千万,多名前雇员反映欠薪至今未解决。澜码创始人周健曾承诺解决公积金问题,但截至2025年3月中旬,公司仅剩不到20人维持客户服务。澜码自2022年11月成立以来,押注金融赛道,却因高监管、低容错率及客制化成本过高导致亏损加剧。其内部管理混乱,产研与商业化部门长期脱节,产品战略一度空白。澜码曾被视为AI创业明星,但其失败折射出技术理想与商业落地间的断层,也警示AI初创企业在资本热潮中的生存困境。
原文链接
3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负责人表示,国资委将深化央企‘AI+’专项行动,聚焦应用领航、数据赋能和智算筑基,加强与各方协同合作,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国资委计划引导中央企业增加资金投入,培育长期、战略及耐心资本,同时优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构建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评价体系。此举旨在进一步巩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
原文链接
截至3月11日,A股融资余额达19106.85亿元,创近10年新高。春节后,A股融资资金连续6周净买入,累计达1461亿元。其中,半导体、人工智能(AI)、算力等科技股获显著加仓。机构普遍看好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对中国科技股的价值重估作用。
原文链接
武汉发布新政策促进人工智能发展,2024年启动‘人工智能+’行动,推动20个以上行业大模型应用。对性能先进垂直行业模型的研发单位,最高补助1000万元;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最高支持100万元。对首次获批国家人工智能领域优胜单位及智能工厂的企业,给予100万元奖励。此外,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对单个项目最高支持2000万元,市重点研发计划中单个项目最高支持100万元。此举旨在打造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创新和产业集聚高地。
原文链接
财联社2月26日电,武汉市近日发布《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单个项目最高资助2000万元。该政策旨在打造国内一流的人工智能创新集聚区和产业高地,涵盖支持关键技术突破、强化普惠算力供给等10个方面。政策亮点包括强调普惠性,设立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的算力服务券,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购买算力服务,并提供最高20万元的费用补助,期限不超过三年。此外,政策还注重引育高端人才和汇聚形成人工智能百亿元基金投资生态。
原文链接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纯主题板块因资金接力而兴盛的行情难以持久。年初以来“大象起舞”仅是核心资产重估的开始。当前热门主题的超额换手率和成交占比均处历史高位,资金仓位亦升至五年顶峰,预示后续此类板块行情难以为继。从产业逻辑看,DeepSeek的大规模应用及阿里CAPEX超出预期表明国产AI正步入实质性的产业趋势阶段,这将降低缺乏业绩支撑的小市值股票吸引力。未来市场将更关注具备明确产业逻辑兑现的优质龙头股。【2月23日】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