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北京市教委宣布,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市中小学校将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课程以提升学生人工智能素养为目标,涵盖意识与思维、应用与创新、伦理与责任三大方面,分阶段设置教学目标:小学注重体验与启蒙,初中强化认知与实践,高中突出综合与创新能力。课程可独立设置或与信息科技、科学等学科融合,避免重复交叉。此举旨在为学生适应智能化社会发展奠定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基础,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与合理应用。
原文链接
8月22日,杭州市举办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布会及培训活动,发布《杭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和《杭州市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试行)》两份文件。自9月新学期起,杭州中小学将全面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每学年课时不少于10节。这一举措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提升学生与教师的AI素养,助力教育教学改革。(财联社、杭州日报)
原文链接
杭州市中小学将从本学期(2025年9月)起全面启动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育,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课程实施形式灵活,可集中授课或与信息科技、科学等学科整合设计。根据《杭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不同阶段学习内容明确:小学1~2年级认识校园中的人工智能应用,3~4年级学习使用AI技术创作简单作品,5~6年级了解决策树与神经网络等模型;初中阶段通过动手实践体验AI解决问题过程;高中则通过项目驱动提升AI系统设计和应用能力。同时发布的还有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框架,助力教学改革。
原文链接
8月23日,杭州市教育局发布《杭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及教师素养框架文件,宣布9月新学期起将在中小学全面开展AI通识课程教育,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杭州市将实施“未来学生”培育和“未来教师”培养行动,构建课程与教师发展双轮驱动体系,并推进“未来课堂”与“未来学校”建设。课程形式灵活,可通过主题项目周或跨学科整合设计开展,内容覆盖小学至高中阶段,从简单互动到复杂系统开发逐步深入,注重实践与创新思维培养,同时强化AI教育环境支撑与智慧赋能探索。
原文链接
7月9日,美国教师联合会(AFT)宣布与微软、OpenAI和Anthropic合作,将于今年秋季成立全国人工智能教育学院,为幼儿园至高中教师提供免费AI培训。该计划优先面向AFT会员,目标5年内培训40万名教师,惠及超720万学生。培训内容包括AI技术原理、安全伦理及教学设计等,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微软将在5年内资助1250万美元,OpenAI提供800万美元资金及200万美元技术资源,Anthropic首年捐款50万美元,总计资助达2300万美元。此举旨在推动AI在教育领域的普及与应用。
原文链接
7月9日,美国教师联合会宣布与微软、OpenAI和Anthropic达成合作,共同建立美国人工智能教育培训中心。该项目将利用这些科技巨头提供的2300万美元资金,旨在推动AI教育的普及与发展。这一合作标志着科技行业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的重要一步,为未来培养更多AI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原文链接
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正在进行,教育部新增人工智能教育等29个专业,为考生提供多元选择。新专业紧跟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但也伴随不确定性和风险。一方面,新专业毕业生可能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占据先机;另一方面,教学体系尚未成熟,首批学生可能面临就业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专家建议考生结合兴趣与就业前景规划未来,如通过实习了解行业需求。同时,职业培训机构推出的AI相关课程提供了短期职业路径,但质量参差不齐。考生需权衡本科教育的长期发展潜力与专科教育的实操优势,最终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理性选择。
原文链接
5月12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这两项指南旨在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在中小学阶段的普及与应用,助力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创新型人才。这是我国在全球技术变革背景下,为教育领域提供的创新解决方案,对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央视新闻)
原文链接
4月22日,黑龙江省教育厅与优必选科技在哈尔滨签署人工智能教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合作构建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并推动产业创新发展。重点包括建设样板校、开发具有龙江特色的机器人普及课程,打造‘龙江方案’。同时,聚焦具身智能领域推进产教融合,通过‘政校企’共建协同中心和实训基地,联合开发人工智能通识教材,将职业技能培训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产业、学业、就业’一体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原文链接
4月10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2+1’方案。根据方案,7-8年级的初中生需保证每两周至少1课时的人工智能课程。该方案由高校专家与中小学教师共同制定,强调课程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具体课时要求为:小学1-4年级每年不少于6课时,5-6年级每年不少于10课时。广东省教育厅表示,此举旨在推动基础教育阶段的人工智能普及,提升学生数字素养。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
AI热搜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