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10月21日,江苏鼎汇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周爱林,注册资本6000万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涵盖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硬件销售及公共数据平台等领域。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埃斯顿、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绿的谐波、安培龙、泉峰汽车等共同持股。这一创新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多家企业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推动行业发展。
原文链接
10月15日,杭州市市长姚高员在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上表示,杭州现有超200家机器人整机及零部件企业,未来将推出国内首部具身智能产业地方性立法,支持机器人行业发展。杭州将持续推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高精度传感器研发等关键技术攻关,打造机器人产业集聚生态和最佳应用场景。预计到2027年,杭州各类具身智能机器人整机企业工业总产值将超200亿元,产业链工业总产值超300亿元。(财联社记者 刘科 汪斌)
原文链接
10月13日,杭州市市长姚高员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杭州市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条例(草案)》及降低企业成本措施。会议强调,该条例对杭州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和标杆城市意义重大,将通过全国首创的地方立法,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制度环境。同时,会议提出系统谋划配套措施,优化创新生态,制定补链强链行动方案,聚焦关键环节培育龙头企业,并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增强企业信心,营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原文链接
10月9日,智元机器人与全球智能产品ODM头部企业龙旗科技达成战略合作,获数亿元智元精灵G2框架订单,将部署近千台机器人。这是国内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最大订单之一,标志着AI智造技术在消费电子精密制造场景的突破应用。智元精灵G2将在平板产线率先落地,通过柔性抓取、多工位协同等功能提升产线效率,解决产能波动难题。龙旗科技表示,此次合作是其推进“AI+制造”战略的重要举措,可降低换线成本并增强竞争力。智元机器人则称,此次合作是其工业制造场景规模化商用的里程碑,并将提供全周期一体化服务支持。未来,双方还将在更多产线及零部件供应等领域深化合作。
原文链接
9月28日,常州微亿智造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冲刺“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第一股”。公司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研发自主感知、学习、决策的工业机器人,累计获超700项知识产权,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按2024年收益计,微亿智造是中国最大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供应商,服务超25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覆盖3C电子、汽车制造等行业,并拓展至美国、德国等海外市场。收益从2022年的2.2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64.7%,并在2024年实现盈利。此次IPO募资将用于技术研发、全球布局及产能扩大。
原文链接
9月12日,拓斯达在今日全球开放日活动上首次发布了一款轮式人形机器人,针对柔性生产中调试慢、适配难等行业痛点提供解决方案。据财联社记者现场报道,这款机器人搭载智谱AI大模型,具备复杂任务推理能力,可完成仓储或工厂环境中的物料分拣、检测与摆盘以及车间巡检等操作。这一新品的推出展示了拓斯达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为工业自动化带来更多可能性。(财联社记者 陆婷婷)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11日,深圳慧智物联与智平方科技宣布达成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首个具身智能全面战略合作。双方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在惠科全球生产基地部署超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覆盖仓储物流、上下物料、装配到质检等全流程。这些机器人由端到端VLA大模型驱动,具备感知、理解、决策与执行高度协同能力,并可快速学习新任务。此次合作还导入AI端侧模型优化产线控制,显著提升响应速度与作业可靠性。项目不仅是南山区‘揭榜挂帅’机制的首批成功案例,还将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应用树立标杆。
原文链接
9月9日,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杭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强链补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方案提出,聚焦技术攻关、产品供给、场景拓展等任务,以人形机器人为创新引领,构建‘三五成群’产品矩阵,至2027年底打造3个以上量产人形机器人、5个以上仿生机器人,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智能装备产品。目标是到2027年,实现具身智能机器人整机企业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产业链工业总产值超300亿元,推动产业生态建设与创新发展。
原文链接
9月8日,千寻智能(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京东云计算关联公司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等为股东,注册资本从约195万元增至约237万元。该公司成立于2024年,法定代表人为韩峰涛,专注于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与销售,是一家具备AI+机器人全栈技术能力的具身智能公司。
原文链接
9月2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启动2025年度“人工智能+”行动项目申报工作。聚焦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推动人工智能与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等领域深度融合,重点提升模型基础、语料服务、算力供给等能力。目标到2027年底,打造不少于10个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突破100项核心技术,建设200个标杆示范应用项目。其中包括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在物流装配、工业制造、医疗康养等场景的应用示范,推动创新场景落地。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