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7月17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达摩院玄铁团队负责人戚肖宁表示,RISC-V高性能计算产品正逐步实现产业落地。他强调,这些产品需满足AI高性能计算在多场景下的弹性算力需求,并推动高性能平台标准的完善。这一进展标志着RISC-V技术在商业化应用中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未来计算领域带来更多可能性。
原文链接
7月14日,据《科创板日报》报道,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前钉钉总裁叶军已确认离职。此前,今年4月钉钉创始人陈航回归并重新掌舵,叶军则调回阿里巴巴集团。陈航回归后,钉钉加速布局AI领域,推出AI表格功能,并为企业开发垂直行业模型,如妇科大模型。叶军的离职引发外界关注,其在阿里巴巴及钉钉的职业历程成为讨论焦点。(记者 黄心怡)
原文链接
7月9日,瑞士日内瓦联合国AI for Good峰会上,阿里达摩院两项AI技术入选创新影响力案例集并获优秀案例奖:“八观”气象大模型和“平扫CT+AI”多癌早筛。达摩院与国际电信联盟(ITU)合作,共建AI专家交流平台,并作为唯一中国企业加入ITU发起的“人工智能技能联盟”,推动AI教育普及。其中,“八观”提升天气预报精度,助力应对气候变化;多癌早筛AI覆盖9个国家地区,服务2000万人次,获FDA认定。峰会汇聚ITU秘书长、诺贝尔奖得主等全球代表,聚焦AI在健康、气候等领域的应用发展。
原文链接
7月11日晚间,阿里通义千问推出Qwen Chat更新,新增桌面端支持一键唤起MCP并直接调用,同时网页端首页可直接开启对话。此次更新强化了多项功能,包括深入研究、图像生成、网页开发、深度思考和搜索等,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这一升级展示了阿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交互方式。
原文链接
7月10日,摩根士丹利下调阿里巴巴目标价至150美元,原因为外卖及闪购业务投入拖累短期利润。分析师预计,阿里第一财季在相关领域投入约100亿元,第二财季或翻倍至200亿元,导致淘天与本地生活EBITA同比下跌超40%。不过,这或成投入高峰,因公司已宣布500亿元补贴计划。阿里云业务预计收入同比增长22%,利润率稳定在8%。总营收预计同比增长2%,但经调整EBITA可能下滑16%。尽管短期承压,摩根士丹利仍看好其AI赋能潜力,维持电商偏好排序:阿里>美团>京东。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3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计划发行约120亿港元的零息可交换债券,用于支持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电商业务发展。此次债券初始交换比率为每1,000,000港元债券可交换约160,513.6股阿里健康股份,定价折射投资者对阿里健康的长期看好。云计算方面,阿里云在AI相关产品和服务上表现强劲,未来将加速全球化布局和模型出海。国际电商领域,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9%,但面临激烈竞争和高投入需求。此次融资将助力阿里抓住市场机遇,巩固其在全球科技与电商领域的竞争力。
原文链接
7月3日,阿里云宣布未来一年将投入超4亿元支持国际合作伙伴生态建设。这笔资金将用于联合市场活动、激励返利机制及培训赋能,助力合作伙伴拓展业务与提升能力,推动云和AI产品在全球市场的落地。目前,阿里云已与多家国际技术公司达成合作,包括Atos、Crayon、Dify、PingCAP等,合作领域涵盖大模型应用、数据库服务等方向。这一举措彰显了阿里云加速全球化布局的决心,为国际市场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力。
原文链接
阿里云宣布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新增数据中心,全球基础设施布局扩展至29个地域、90个可用区。马来西亚第三个可用区已于7月1日正式上线,菲律宾第二个可用区预计将于今年10月启用,旨在满足海外日益增长的云计算与AI需求。同时,阿里云将设立首个AI全球能力中心,计划联合超过1000家企业打造十余个行业AI示范项目,并与全球120多所高校合作,每年培养10万名AI人才。
原文链接
阿里云宣布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新增数据中心,全球布局将扩展至29个地域、90个可用区。马来西亚第三个可用区已于7月1日上线,菲律宾第二个可用区将于今年10月启用。同时,阿里云将设立首个AI全球能力中心,联合超1000家企业打造行业AI示范项目,并与全球120多所高校合作培养AI人才。还将加速AI技术国际化,推出PAI-EAS分布式推理能力及DTS多模态数据处理功能。第九代英特尔企业级ECS实例将于7月在日本、韩国、泰国等地陆续上线。据Gartner数据,阿里云海外市场规模五年增长20倍,持续领跑亚太云服务市场。
原文链接
2025年6月27日,阿里云通义千问宣布推出多模态模型Qwen VLo,实现从感知到生成的跨越。该模型支持动态分辨率生成,可灵活应对不同场景的图像需求,并通过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渐进式生成方式提升创作体验。Qwen VLo具备精准内容理解与再创造能力,能保持语义一致性,同时支持开放指令编辑和多语言交互,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目前仍处于预览阶段,开发团队将持续优化。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