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8月31日,华为监事会主席郭平在与新员工座谈中表示,华为正探索AI变现路径,目标成为全球AI算力的‘第二选择’或‘另一个选择’,并追求在算力领域比肩美国、领先国内。他强调,华为将在六大方向发力:包括终端设备AI化、智能驾驶和车业务升级、电信网络‘自动驾驶’、ToB领域行业赋能,以及内部运营优化。此外,郭平提到AI芯片领域的技术迭代迅速,人才是关键,鼓励员工深耕专业领域,而非一味追求管理岗位。他还指出,管理岗位应是能力提升的自然结果,需承担更大责任与挑战。
原文链接
自9月1日起,重庆市将实施AI算力券政策,采用“即申即发”方式,支持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租用智能算力资源。申请者需在国家(西部)算力调度平台注册并提交相关材料,经审核后获取电子算力券。算力券按实际算力服务金额的20%补贴,每单位每年最高补贴100万元,且仅限申领对象使用,有效期1年。全市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算力券兑现,按“先申先兑”原则,原则上每年兑现1至2次。官方鼓励优先租用绿电占比80%以上、PUE1.2以下的绿色智能算力资源。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寒武纪股价暴涨近10%,一度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本月涨幅超100%,年内累计涨幅超2500%,市值突破6000亿元。其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8.81亿元,同比增长43倍,净利润扭亏为盈达10.38亿元。政策利好推动AI产业加速发展,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重点领域深度融合。资金面助力明显,科创人工智能ETF和人工智能ETF分别吸引数亿资金流入,涨幅显著。尽管市场担忧估值泡沫,但寒武纪等公司业绩高增长为其提供坚实支撑,AI产业链整体表现强劲,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未来仍有较大增长潜力。
原文链接
8月26日,胜宏科技发布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达90.31亿元,归母净利润21.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和366.89%,毛利率攀升至36.22%,较去年同期提升15.62个百分点。受益于AI算力推动的高阶PCB需求增长,胜宏科技成为英伟达供应链中的“新贵”。今年以来,其股价涨幅超4.7倍,表现亮眼。此外,公司正筹划H股上市,此举有望进一步增强国际影响力,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并赢得更多国际顶尖客户认可。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26日,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英伟达最新推出的Jetson Thor芯片以2070 FP4 TFLOPS AI算力成为机器人物理智慧核心,性能为前代Jetson Orin的7.5倍。该技术突破助力高阶人形机器人实现即时数据处理、环境感知及行动能力。随着厂商逐步采用并构建生态圈,预计到2028年,人形机器人芯片市场规模将突破4800万美元,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英伟达推出全新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 Thor,售价约2.5万元人民币。该平台基于Blackwell GPU架构,AI算力达2070 TFLOPS,较上一代提升750%,能效提高3.5倍,配备128GB大内存,支持多AI模型并行运行。黄仁勋称其为‘机器人最强大脑’,将推动物理AI与通用机器人时代到来。首批采用企业包括宇树科技、波士顿动力等,中国厂商占多数。宇树创始人表示,Thor显著提升机器人决策速度和自主性,银河通用CTO也称其优化了机器人性能。Jetson Thor还支持多种传感器低延迟数据传输,适用于医疗、物流等领域。英伟达强调,实现物理AI需训练、仿真、部署三阶段循环优化。
原文链接
8月22日,DeepSeek留言称“UE8M0 FP8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点燃电子/半导体板块。A股电子板块市值达11.54万亿元创新高,寒武纪股价突破1200元,总市值站上5200亿元,超越东方财富、中信银行等大蓝筹。海光信息市值暴涨超700亿元至4325亿元,位列A股第30。科创板高价股中,寒武纪、茂莱光学等占据半数席位。科创50指数涨8.59%,创近三年新高,半导体企业包揽科创板前三。分析指出,国产AI软硬件生态正加速协同融合,助力国产算力生态建设。
原文链接
2025年6月,软银净资产达31万亿日元,市值约14万亿日元。创始人孙正义以AI与半导体为核心,全面押注人工超级智能(ASI)产业链,目标成为全球第 一ASI平台提供者。过去一年,软银连续布局:向英特尔投资20亿美元、领投OpenAI 400亿美元融资、收购Ampere和Graphcore等公司,并推动Stargate超级数据中心计划,总投资规模高达5000亿美元。孙正义提出围绕AI芯片、机器人、数据中心及能源四大方向,打造从IP到应用层的完整生态链。通过资本运作整合Arm、Ampere、Graphcore等关键企业,软银试图在AI时代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其成功仍需克服制造兑现力、资本组织力及生态协调力三大挑战。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20日,A股芯片股午后爆发,寒武纪股价重回千元,报1013元/股,再创历史新高。芯原股份一度涨停,最终涨15.52%,但字节跳动否认与其合作设计AI芯片。科创板芯片股表现强劲,盛科通信、艾为电子等多股大幅上涨。科创芯片相关ETF集体大涨约4%,科创芯片设计ETF涨幅达5.57%。科创50指数突破前高,收于1148.15点,创下自2024年9月24日行情以来新高。AI应用普及推动算力需求激增,我国日均Token消耗量从年初1千亿增至6月底的30万亿,增长超300倍。德邦证券预计国产算力需求将持续攀升,天风证券看好2025年成为国内AI基础设施竞赛元年。
原文链接
标题:英伟达学徒遍地,他偏要另起炉灶
在2025年的AI芯片领域,“英伟达学徒”遍地,但清微智能创始人王博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可重构芯片。这种芯片能够动态配置计算资源,与传统GPU的指令驱动模式不同,它采用无指令配置和数据流驱动,彻底颠覆了冯诺依曼架构。
王博用铁路比喻解释:GPU像一...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