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gentic AI正在重启入口之争
乔布斯在2010年为Siri设定的理想——一个能像真人一样互动并完成多种任务的私人助理,至今仍是许多AI助手的目标。当前,大模型的突破被认为正在加速这一愿景的实现。OpenAI等公司正努力开发自动发送工作邮件、制定旅行计划等功能。
美国银行认为,与ChatGPT相比,Agentic AI能自主规划和行动,正引领一个创新周期。成为用户最近、连接最广、促进Agent协作的AI助手,被视为一个重要机会。这得益于大模型的支持,自然语言交互有望取代图形界面交互,重塑各场景。
目前的竞争参与者包括大模型创业公司、互联网巨头、中型企业和硬件厂商。竞争层级涉及通用AI助手、垂直领域AI助手和工具型AI助手。谁能在技术、生态、用户获取和商业模式上积累更多优势,谁就能在新入口中占据重要位置。
AI的发展分为三波浪潮:前GenAI、GenAI和Agentic AI。前GenAI阶段,AI主要用于数据驱动的决策。GenAI阶段,重点在于流畅交流和提高生产力。Agentic AI则转向自动化任务执行,预计到2028年,至少15%的工作决策将由AI自主做出。
大模型开始增强上下文记忆能力,如Google的Gemini已能记住用户信息。技术突破使AI助手具备多模态和操作APP的能力。此外,企业开始搭建第三方AI应用生态,如微软的Azure AI Foundry和百度的秒哒。
当前AI助手竞争激烈,类似社团话事人选举。大模型创业公司积极推出AI助手,但资源倾斜可能导致后继乏力。互联网巨头如阿里、百度、腾讯、字节凭借深厚积累,步伐从容。硬件厂商如小米和苹果则希望通过软硬件结合,实现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
AI助手的成功取决于模型能力、业务场景、用户获取和软硬件整合。基础模型能力的进步至关重要,生态丰富度决定入口层级。硬件与助手需找到合适的相处模式,同时流量争夺成为关键因素。最终,AI助手之争将是入口和分发权之争。
.png)

-
2025-07-19 15:54:36
-
2025-07-19 15:54:26
-
2025-07-19 14: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