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持续强化对中国芯片产业的限制,但效果有限。美国的做法不仅影响了盟友的利益,还减少了本国企业的收入,使越来越多的智库担心“美国孤岛”成为现实。
10月28日,美国财政部发布了一项最终规则,限制美国公民投资中国的半导体与微电子、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等领域。这项规则将于2025年1月2日生效,是对现有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工具的补充。
往年10月,美国商务部会更新先进芯片相关的出口管制规则,但今年迟迟没有公布。今年3月,英伟达发布了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Blackwell架构芯片,但由于监管方向不明确,后续进展停滞。
智库普遍认为,限制措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中国在智算规模上已超越美国,并且拥有充足的清洁电力支持算力。中国本土企业也在研发智能算力芯片,如无问芯穹这样的初创企业专注于提供异构算力。
灰色渠道的存在使得限制措施难以完全执行。例如,一家印度制药公司通过复杂的供应链向俄罗斯输送AMD和英伟达的AI芯片,规避了制裁。
更大的问题是,中国仍具备制造先进芯片的能力。到2024年,中国本土厂商的晶圆设备投入将仅次于台积电,远超任何一家美国企业。这表明美国的限制措施难以阻止中国的进步。
荷兰光刻巨头ASML的订单大幅下滑,预计中国市场收入将大幅减少。这不仅影响美国企业,还波及其他依赖中国市场的国家。
美国智库开始意识到这种做法的弊端,认为这将损害美国的竞争力。中国通过“替代设计”和“绕过设计”等策略,逐步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这些策略不仅在中国发生,也在其他国家出现。
在设计和设备等环节,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快速发展。例如,华大九天等中国EDA企业的市场份额显著增加,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的收入也快速增长。
这场中美博弈还将持续,第三方国家和企业在大国博弈中寻找利益最大化的机会。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8069.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png)
换一换
谷歌未来两年将在美投资 250 亿美元,用于 AI 数据中心建设
2025-07-16 16:05:14
美国芯片行业现状
2025-07-12 14:51:48
工信部:加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研究储备
2025-07-17 21:31:28
451 文章
83154 浏览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07-20 10:03:13
-
2025-07-20 10:02:01
-
2025-07-20 09:01:50